2008年4月23日 星期三

相忘於江湖:Karl Suske的藝術(之一)

bac













聽協奏曲時,你是聽樂團,聽指揮,聽獨奏家,還是曲子整體?

聽多主流唱片的一個問題在於,造成我們對協奏曲曲目的迷思或癮。不是過度強化獨奏與樂團,以及指揮意志與樂念的對抗(A against B),就是讓指揮與樂團淪為幫明星獨奏者伴奏墊底的僕人(A above B)。

我們只有這些選擇嗎? Karl Suske 加 Masur/Gewandhausorchester Leipzig這個組合,灌錄的Bach 和Beethoven violin concerti,提供了我們第三條路徑的可能: A = B 。

1977年至2001年間,Karl Suske 一直擔任Gewandhausorchester Leipzig的首席,這個團本就以合奏的整齊俐落,音色的相近平衡著稱。身為首席的Karl Suske與樂團,在這些曲子裡,有如魚得水的和諧,獨奏家與樂團的音色走向一致,蛻化為樂團的一部分身,若即若離。比起你一般熟悉的版本,或許少了競爭味道的刺激、獨奏的個人show-off,卻一定能讓人感受和鳴與「協奏」的同色近膚感。

我必須要指出,這個典範不代表這些曲目的絕對詮釋,也不是所有的協奏曲都一定適合這種approach。至少用在古典時期與之前的協奏曲,也包括Mendelssohn的小提琴協奏曲,應都有一新耳目的啟示。

另外,以cd 聽來,錄於1977-78年的 Bach 的協奏曲,稍嫌嚴謹凝重了些。同是去浪漫化、去過剩的個人主義的作法,有時我會希望聽到些許優異的古樂派中,含光的愉悅與彈性的Bach。也許也是後期與樂團的合作默契更為成熟精練,1990年的貝多芬裏的Suske 多了點自在與leg room。錄音也是以後者較為傲岸,音樂廳的堂音迷人自然。

最後,我有個小小的希望,blog 的讀者不要盡信我的文字。把我的想法,當作是當今品味外緣的一種實驗、 一種選擇 。就像高竿的企鵝指南樂迷讀者,應可以自己找出某個樂評的個人品味,觀照出其框架與主觀傾向,再依照自己的preference,去對這些意見作加減乘除。

2 則留言:

  1. 其實這張我已聽了一會了!
    聽第一次到一半我就聽不下去,將它打入冷宮數日,
    近日重拾音軌,覺得每個音都紮實而穩健了起來.

    是否我們都聽了太多的大牌?
    以我對Masur的認知,我不覺得他適合詮釋巴洛克音樂,包括巴哈.
    但以萊比錫音樂而言,這是威而不猛的首選.

    回覆刪除
  2. 你經歷的過程跟我一樣, 第一次真的是很難克服這樣巴哈的典範!
    之後同一天的晚上, 又聽過兩次後, 才聽到這縝密又蒼勁的合奏的妙處(因此才會有前幾天回應時談到這版時觀感的"一日數變")。

    有些時候, 不是藝術來迎合我們, 而是我們要"克己"之後才能開放接受它! 這也提醒我們, 聽音樂有些像"相親", 第一印象往往會有突槌的可能。

    貝多芬小協你也有吧? 這倒是第一次就可領略它的好處的「剛正不阿」的傑作。

    回覆刪除

A Tale of Two CDs

嘗試一下新作法,看看把不同要素的唱片,圈在一起聽,會發生什麼事。 最近要不是淡白戲細 的Weiss,就是被浪頭剷過的Bryars 鋼琴協奏曲,或是 Khachaturian 小提琴協奏曲包藏花心的蠻橫潑辣,很極端。 不是連續的好幾個晚上,Weiss 的魯特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