衷心推薦這樣的package 組合:跨廠牌蒐集國立德勒斯登樂團(Staatskapelle Dresden)及萊比錫布商管絃樂團(Leipzig Gewandhaus Orchestra) 這兩個數百年老團的德奧交響樂全集! 多數為廉價版的價位,不會讓你傾家蕩產,市面上也容易找到,也不會讓你爲了版位音質苦於奔命,除非你是無可救藥的發燒金耳朵。
Staatskapelle Dresden:
Beethoven (Blomstedt, Brilliant)
Brahms (Sanderling, BMG)
Schubert (Blomstedt, Edel)
Schumann (Sawallisch, EMI)
Bruckner (Jochum, EMI)
Strauss Orchestral works (Kempe, EMI)
Leipzig Gewandhaus Orchestra:
Beethoven and Schumann (Konwitschny, Edel)
Bruckner (Masur, BMG)
入門者,可以享用它體質健康的音樂處理,安心欣賞這些masterpieces的音樂本質。資深樂迷也可藉此作為舊德奧之聲的入門磚,領悟布魯克納式的「一杯水, 一撮灰 」的音樂LOHAS哲學。如同「全球化」這個標籤往往代表的霸權論述,「東德 」不算德奧? 這個「非自由」體系所保護生產的「老德式」音樂,在某個「黑暗時期」,被柏林、維也納、慕尼黑所代表的所謂正統德奧之聲排除在外,是十分弔詭的現象。
當然這些指揮或詮釋,不能代表音樂真理的最終一言(last words on musical truth),但可以供你對照反思Karajan, Bernstein, Furtwangler 等大帝國的音樂面貌。這些主流曲目錄音,也是讓你更進一步接近東德音樂之聲的鏈結開端。若合你的胃口,你可順勢直攻其他東德系管絃樂的東西:如Konwitschny , Kegel , Sanderling , Suitner , Rogner 等指揮,Berlin Symphony Orchestra, Berlin Radio Symphony Orchestra, Dresden Philharmonic 等樂團。(請參閱Hubert 兄努力經營的部落格。)
說到這邊,拜Hubert 兄的影響,一堆Leipzig, Dresden, BSO 錄音雖還沒聽完,也會持續注目這個體系。然而,我已經看見另外旅程的起點了。Mingus 總是喜歡「離開」(leave-taking)與「抽離」(moving on) 的具體意義。
下一次的目的地,會是哪裡呢? 美國的bluegrass? 中東如阿富汗的罕見民樂? 堂吉珂德的西班牙? 梅湘的人鳥合一? 我期待渴望新的疆域所 promise 的啟發。
Capriccio 也有SACD? 這要敗的東西真多!
回覆刪除特別是Kegel的貝九大,超想蒐的,不知是否是樸實低調的詮釋~~
只是鑒於Masur東德的原始母帶一但被Philips翻去後
聲音品質一踏糊塗,就算是PentaTone版的SACD也一樣糟,
這跟東德版的Eterna LP或日本版的Denon LP無法並提.
Capriccio的SACD不知是否也有此詬病?
Capriccio版的Kegel的貝九大SACD我也沒有, 好像只有歐洲與日本有賣。 只是喜歡這個封面與想收此版的意念, 讓我post圖上來罷了。
回覆刪除如果這個數位錄音也出過LP, 你可以直攻黑膠啊!
Kegel只活到1990年,
回覆刪除竟然出現多聲道的SACD版,想當然爾,這又是個混音的產品,
想到這點,心都涼了一半,
為避免上次PentaTone版SACD的慘痛教訓,
我決定接受大人的建議......蒐黑膠!
CD:
http://www.allmusic.com/cg/amg.dll?p=amg&sql=43:103682~T2
根據我上網找的資料, 這套1982-83所錄製的Eterna黑膠編號是:
回覆刪除LP: Eterna 725 020- 26
看起來是7張的樣子。
如果不太貴的話, 勇敢敗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