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2月23日 星期六
超越時空的Vedernikov 古寺月光
今晚整理書架時,突然驚覺,我還有這版Vedernikov 的Debussy 月光。應該是所知錄音中最慢的一版,居然花了將近7 分鐘,是Francois 版的兩倍以上。
這已經不能說是時間的停滯了,比較恰當的說法應是,聽過後讓人領略到,「時間」本來就是人為的發明。在無時間感的存有之中(being in timelessness) 的狀態,才是真實。
與Richter稍糊的聲底與較為投入情感的 affective reading 比較起來,Vedernikov 的理型建築感更為顯著。而且,像Richter的reading 一樣,整個組曲的一體感十分明晰。兩位俄國大師在其他三曲都不算慢,都唯獨在其中「月光」一曲,把速度推磨到慢的極端。
速度這件事,完全是相對的。所以,在Vedernikov月光的中段,會感到「從 timelessness 中被扯進前傾」的時間感裡的強烈波動。
必須說,這絕非「月光」時時相伴的最好選擇。只是,這般像古寺晨鐘的不變感的詮釋,還是會使人不時想造訪神遊。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A Tale of Two CDs
嘗試一下新作法,看看把不同要素的唱片,圈在一起聽,會發生什麼事。 最近要不是淡白戲細 的Weiss,就是被浪頭剷過的Bryars 鋼琴協奏曲,或是 Khachaturian 小提琴協奏曲包藏花心的蠻橫潑辣,很極端。 不是連續的好幾個晚上,Weiss 的魯特琴,治...
-
8月20日,Wes Phillips在Stereophile 的網站,寫了一篇關於"華納「放棄」古典部門"的好文,再度為「哀悼古典樂之垂死」這個話題,打開了Pandora's box。 該文主要論點如下: 國外華納古典(包括Erato, T...
-
在Dresden聖母院聽音樂會,不禁想起齊物論中的一段話:「凡物無成與毀,復通為一,惟達者知通為一,為是不用而寓諸庸。」 Dresden 聖母院的聲音不能說不美,卻存在著兩大問題...
-
星期天的夜晚,常是特別感性的時刻。一個禮拜中所藏納的汙垢雜念,在此時緩緩沉澱。動筆寫老早決定要寫的咖啡館紀事,可能是對的時機。 今年仲夏午後,在一個日本小鎮,爲了躲一場突如其來的雨,我必須在右手邊品質較穩定的Starbucks,和左手邊一家其貌不揚的local 小咖啡店之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