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9月18日 星期二

大全集的迷思

近兩三年的古典大廠,紛紛推出大磚塊型或紙盒包裝的超廉價大全集,從表面看來,對大部分的新舊樂迷好像是一大福音。

在網路下載猖獗的後cd 時期,網路上可被分享的音樂檔案到完全飽和之前,這不失為力攬狂瀾的一招。不過,大全集的背後, 展現的是一種逼迫消費者「照單全收」的傲慢,以及質感或新意的企劃的缺乏。君不見,放眼望去皆是較為iconic,迎合主流「最大公約數」的藝人(Callas, Du Pre, Gould等)? 我無意貶低這些藝術家的成就。

只是,我懷念過去一些有guts, originality的企劃,每張CD都有獨特的介紹與設計感。例如,Decca 的西班牙系列,天堂鳥系列, DG與Decca的二十世紀音樂特輯,EMI 的Matrix及L'Esprit Francais,DG的Fricsay Portrait 小全集,BMG/Melodia的Musica non grata (俄國當代作曲家系列)等。

現在發行的量,好像很多,但同質性高。單一企劃的diversity 或品質,跟cd 的big boom 時期相比,完全不可同日而語。最主要的是,消費者只想單買某一品項與希望多元化選擇的權利,全被強行剝奪。當然,這應該是「就商言商」的一種歷史必然; 或許,我們還有小廠與網購可以期待,只是,大廠中豐富的archive或可供利用的大資本企劃,難道就此走入歷史?

大全集的盛行還有一些副作用,那就是單一作品的廉價化與邊緣化。當大廠牌可以殺雞取卵式的大量傾銷安全牌(safe bet),誰會再去投資較為小眾卻具有藝術價值的音樂家或作品?

還有,坐擁許多大全集中的你,每張作品進唱盤的機會,是否反而變少? 當Du Pre的所有錄音,一起擠進你的房間的時候,你對她的craving 和聆聽熱情,是否成反比地降低了?

9 則留言:

  1. Mingus兄真的說出我想說的話,感恩!
    很懷念以前搜尋唱片見一張收一張的快感,就像拼圖一樣,感覺總有一天會拼湊整齊,特別是一系列的錄音。
    但現在的大全集/盒裝風潮對一些老樂迷的衝擊相當大,很多蒐集了很久才買齊(或根本還未齊)的錄音竟然一套一套地被低價推出,有時候心裡真不是滋味,也很羨慕晚進場的樂迷能夠省下許多時間及金錢就能夠一網打盡,這種快感我也很想嚐嚐看,但往往因為不願買到重複的錄音而作罷,現在看到高價版的錄音都興趣缺缺....
    最近最讓我覺得很嘔的是瓦礫系列的一些歷史錄音發行,其中有好幾套是來自於之前的AURA系列,以前一張三百多元,現在一張只要60元出頭,以前買一片都要掙扎很久的感覺現在都成了白費,似乎被開了一個大玩笑,現在能夠自我安慰的,就剩下那些美美的封面了...

    回覆刪除
  2. 本來就是買爽的,我們跟那群搶名牌包的女人沒兩樣。

    回覆刪除
  3. Dude 兄, 凡走過必留下痕跡, 多年收藏的過程與快樂, 是沒人可帶走的。好好享受手邊有的音樂與美好記憶吧!

    回覆刪除
  4. 逛唱片行看到這大全集還真是感觸頗多,好不容易買得了不少張,它這一出到底是要買不買? 看到封套上的介紹,有些還是"僅在此版發行",那是要買不買? 看著當初高價位一張一張買,現在十張兩千,心理的感覺就像是當了一年十個月的兵退伍了,一放出來就發現現在連替代役都不用一年半,自然是嘔得很了;不過這也是沒辦法的事,低價版大全集,滿足窮光蛋口袋也滿足收集狂的慾望,挑選過的主題專輯會死嗎? 我倒覺得也不見得,古典樂迷不死,精選的錄音跟製作應該也就有生存的空間,發燒友們高價CD一張一張買,挑錄音版本的人也是大Decca LP一張一張收,百家爭鳴的局面恐怕是不易,偶爾令人眼睛一亮的東西應該還勉強可以期待吧? 只不過如此發展,音樂軟體的 M 形結構,似乎也漸漸有那麼個樣了

    忙完啦,要豆子的話可得說一聲

    回覆刪除
  5. 十分同意Francis兄所說的m型結構
    回顧小弟最近一年買的CD
    大部分都是低價(不論全集或是特價)或是超高價
    遊走在中間地帶的中高價位反而很少TOUCH

    回覆刪除
  6. 看來在唱片公司大玩一魚多吃的遊戲時,有許多人都成了受害者,無奈之餘,也只能說,人生本來就是如此,很多事情都不是自己能掌握的,唯有珍惜已經擁有的,才能獲得真正的快樂。
    現在要緊的是,買新唱片要發揮"透視"的功力,馬上判斷這張唱片被打入低價(或套裝)的機率有多少,再決定要不要買,免得被新鮮感及一時的衝動沖昏了頭就下手,到時才來後悔。
    一般來說,買小廠的東西比較安全,但我還是很怕哪一天Orfeo或BBC LEGENDS系列也來搞個低價套裝...

    回覆刪除
  7. 嗯, 這消息也看到預告了, 連小廠也有這動作。看來之後買唱片要擇其所愛, 買到就好好珍惜, 試著別去多想價錢, 或自己「少的那一張」。

    我們唱片愛好者, 也有「白玫瑰, 紅玫瑰」情節, 還沒到手的吸引力較大。

    回覆刪除
  8. 看來玩低價盒裝遊戲的已經不限於大廠,或許這種行為是大廠的帶動,但這已成為唱片公司普遍的風氣也是不爭的事實,而且應該會一直持續下去。
    其實Orfeo系列也開始玩起套裝花樣了,只是玩得神不知鬼不覺。例如最新發行的Szell在Salzburg一系列的現場錄音套裝,其實有些在Sony的Salzburg音樂節系列已經發行過了,只是剛好Sony發行的系列台灣根本是有一張沒一張,知道的人恐怕不多,我也是剛好幸運在唱片行撿到兩張,要不然我也不知道有這一系列。此外更令我好奇的是,為何同樣的錄音會在不同的兩個廠牌發行,那麼哪一個才是官方版,難道ORF會有重複授權的行為?還是版權的限制期已過?真是一頭霧水!
    大廠玩的是一魚多吃的遊戲,而小廠則玩有魚大家吃的戲碼,搞得價格包裝亂七八糟(不是說醜),卻可能是同一個錄音。
    的確消費者的選擇是變多了,但令我憂心的是,唱片公司這樣過度利用資源以為可以創造雙贏的局面,但也許最終害到的是自己...

    回覆刪除

A Tale of Two CDs

嘗試一下新作法,看看把不同要素的唱片,圈在一起聽,會發生什麼事。 最近要不是淡白戲細 的Weiss,就是被浪頭剷過的Bryars 鋼琴協奏曲,或是 Khachaturian 小提琴協奏曲包藏花心的蠻橫潑辣,很極端。 不是連續的好幾個晚上,Weiss 的魯特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