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7月20日 星期五

「比慢更慢」的Michelangeli 拉威爾G Major

Memories 這個義大利風衣廠牌,出現了不少超罕見的現場錄音。

說正格的,我會選擇這套錄音的原因, Michelangeli 大於Celibidache,Ravel G major 的現場魅力,又稍大於Michelangeli。對於Celi 個人較為同意英美較為持平的樂評,不會因為大師光環而把他神格化,該褒的就褒,真的過度沉溺的,即打入冷宮。

事實上,對於Michelangeli EMI 版已經十分滿意了, 但終究還是好奇睽違了三十多年後的晚年1992錄音,會彈出如何的氣象。較遠的錄音偏向「大而化之」的stereo,堂音將可能的attack 與音色略為修飾遮掩。不過,因為速度選定上的緩慢,並不會將音樂的張力過度打折。

這應該是我聽過最慢的Ravel 協奏曲了,「比慢更慢」的速度,或許是Celi 所主導的吧。影響所及,曲子失去了玩心的高盧味,爵士樂的靈動感。取而代之的,像是打太極般的綿延推展,管絃樂受到錄音不理想的拖累,無法聽到漂亮的色彩。鋼琴的部份,Michelangeli 的靈氣與高貴的音色,既便是隔著一層紗,還是掩不住閃爍著動人的光芒。大師在不少地方偶有閃失,但不會打壞整體的設計,與內斂卻耀眼的Michelangeli 之聲。

這個缺乏律動感的Ravel 好老好老,本來應該是像輕巧炫目的空中飛人表演的曲子,這邊卻有如年邁的acrobat 站在梯子的邊緣,遙望著想像著自己在馬戲團最後一次的光榮演出。

Schumann的協奏曲,採用相同的慢速,Michelangeli 卻將本曲鑲上了金碧輝煌的美,以及淨潔的Apollonian purity。Celi 與Schumann 在德奧曲目上就情投意合多了,在近17分鐘的「龜速」Allegro 中,把舒曼的哀愁、狂喜、雄辯各面都表達的淋漓盡致。兩位義大利大師在這首曲子的高度默契,帶給我意外的驚喜。

CD 2 是Beethoven的第五與Grieg 的協奏曲。前者的Michelangeli,果然令人精神一振,以力度、官能之美、以及驚人動能,主導著威風凜凜的曲子。Grieg 的1965年BBC版狂飆印象,仍記憶猶新,這個1972年的mono錄音, 最開頭少了一些氣勢,但鋼琴漸漸就追趕上來,以雄獅般的態勢,將整個曲子攫握于指間。

甚為殘念的是,這邊的錄音無法清晰再現Michelangeli 在慢處樂段的音色控制,可惜了大師在諸多Grieg 協奏曲錄音版本中最堪稱一絕的奇技。

11 則留言:

  1. 我一直都很喜歡michelangeli 的ravel,謝謝推薦

    回覆刪除
  2. Michelangeli 漂亮的tone 和觸鍵的巧妙都可在EMI 這個版找到。
    Youtube 上還有與Celi合作的片段可聽, 值得妳去找出來參考。

    Texas 是我一直想去的地方, really appreciate all sorts of stories on your blog!

    回覆刪除
  3. thanks a lot. Your writing speed is amazing!
    你是有無限多的CD嗎? 我也想是著將我的音樂感想好好地描寫出來,好難!畢竟用拉的比較快 哈哈

    回覆刪除
  4. 很羨慕能直接用樂器表現出inner thoughts/feelings的人。

    如果我能自己演奏的話, 也不用在一片碟海中尋尋覓覓了。
    不過還是慶幸有這麼多的好音樂, 可以陪我走過不同的心情與軌跡。

    回覆刪除
  5. 這個傳奇錄音最近我反覆聆聽了兩三次,一開始用耳機聽時還真有點不太習慣,但後來用喇叭放出來聽確有另一番截然不同的感受。
    音響方面,用耳機聽時的確會覺得細節模糊,迴音偏多,然而放出來聽時卻覺得音場非常開闊,細節模糊的印象也慢慢變成了一種溫暖的感覺。雖然速度偏慢,但聽起來卻不覺得沈悶,反而能夠在兩位大師精心營造的格局中體驗拉威爾精彩的配器,尤其是各個聲部之間,以及與鋼琴之間的對話,一切就像是自然的粉墨登場,而不是突兀地天外飛來一筆,雖然減低了曲子辛辣的刺激感,但卻徹底表現出拉威爾纖細幽雅的ㄧ面。這種感覺在第三樂章特別明顯,以前聽的時候真覺像馬戲團一樣吵吵鬧鬧,秋風掃落葉後就匆匆結束,然而在這個版本中竟然還可以清楚地聽到各聲部間巧妙的連結,加上鋼琴完美地穿插其間,音符仍然密集,但不會吵鬧,而且還能表現出罕見的層次與張力,直到最後一個音符結束,這令我不得不佩服大師們的苦心經營。
    雖然Michelangeli不擅長以這樣的方式來彈奏而在一開始鋼琴進場的幾小節內有明顯的失誤,但馬上就進入了Celibidache這位老江湖神奇的慢速世界中,兩人一起營造出最"悠"雅、最氣定神閒的拉威爾G大調。

    回覆刪除
  6. 以聲音特質來說, 我猜麥克風擺的地方是音樂廳樓上的terrace, 或相當後排的位置。
    有時買片子要靠些直覺,我很少會收Celi的片, 但看在這是少數Michelangeli的晚年協奏錄音, 又有Ravel G 大調...

    當然, EMI的版還是最喜歡, 但如上述 Dude 兄提到的特點, 這個側錄版還是有其令人深入玩味的地方。

    回覆刪除
  7. EMI版的樂器解析度是不錯,但總覺得整體的氣氛稍嫌乾澀了些。
    我買過一些蕭提指揮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在慕尼黑愛樂廳的DVD,聲音就錄得厚實豐潤,完全不像某些樂評所說慕尼黑愛樂廳是一個"死廳"(意思是說聲音本來就很乾),而這個風衣版的錄音則提供了慕尼黑愛樂廳還是可以擁有豐富堂音的證據。若是能在一樓中間位置錄的話,應該能夠取得不錯的平衡。
    不知Mingus兄有否收藏Celibidache與Perahia合作的Mozart Piano Concerto No.9及Beethoven Piano Concerto No.4,編號ME1072,這個錄音則接近完美狀態,尤其是Mozart的鋼琴協奏曲,Celibidache與Perahia知性與感性的對話,半個小時完全不覺冗長,真叫人陶醉!

    回覆刪除
  8. 這個Perahia的錄音我沒有, 他的現場有時好時壞的不穩定性, 聽你這一說, 好像蠻值得一試, 這張想必也是Memories 系列, Beethoven 四號如何呢?

    回覆刪除
  9. 沒錯,這張也是Memories 系列。
    關於詮釋,Mozart鋼琴協奏曲中Celibidache帶領的管弦樂團結實地撐起整個樂曲架構,而Perahia則以較輕盈的姿態在其間悠遊自得,並留給樂句適當呼吸的空間,一陰一陽,與Celi搭配的很不錯,讓Mozart的早期鋼琴協奏曲連升數級。
    Beethoven四號錄音時已經是Celi生涯的最後一年(1996),然而速度並沒有想像中的緩慢,而Perahia還是一貫的優雅沈穩,並讓樂曲維持了一定的推進力,有趣的是以往總覺得都是鋼琴家配合Celi的慢速,然而這裡反倒是Celi為了配合Perahia而加速,但我想不論如何,兩人協調一致才是最重要的。整體來說,這是一個速度稍慢、沈穩、富有思考空間但不沈重的Beethoven四號。

    回覆刪除
  10. 以你的文筆和觀察, Dude 兄何不自己開家部落格? 看來你也是古典月租費繳了不少的「重度樂迷」。

    回覆刪除
  11. 多謝Mingus兄的鼓勵,但我對自己開部落格沒啥興趣,因為經營要花許多的時間與精力,以我目前的狀況是不允許的(聽音樂都沒時間了),哈哈!
    不過其實我是個樂於分享的人,遇到您這樣聽音樂很仔細、投入也很有心得的前輩,我相當樂意和您分享我聽音樂所獲得的感動。

    回覆刪除

A Tale of Two CDs

嘗試一下新作法,看看把不同要素的唱片,圈在一起聽,會發生什麼事。 最近要不是淡白戲細 的Weiss,就是被浪頭剷過的Bryars 鋼琴協奏曲,或是 Khachaturian 小提琴協奏曲包藏花心的蠻橫潑辣,很極端。 不是連續的好幾個晚上,Weiss 的魯特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