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與網上一位朋友討論所激盪出的火花,為保他身家妻小的安全,暫姑隱其名。這位朋友想搞一個MLKB神教(Ma-Li-Ko-B,Mahler-Ligeti-Kodaly-Bartok),他說;「把這些人充滿泥土味(Ligeti可能比較少...)的作品,塑造成一種熱力十足、燒破浪漫樂派的fetish...」
浪漫樂派,本來原意是要打破框架搞革命的,結果成為膜拜儀式更深化的神教。這位朋友念茲在茲的MLKB教很合我的調調,這些音樂家事實上在搞的是種內爆(inplosion),把浪漫主義的內在邏輯推到極限,看看會出什麼事...
國內搞馬勒崇拜的不少,我卻一直覺得搔不到癢處。因為這些人群,多侷限於一種(Teutonic) romantic reading。交響曲的解體終結者,直指的事實,是要把交響曲式給搞垮。所以,MLKB神教所列的這些人都沒有、也不可能有來繼的模仿者。
「共同認知」(common sense?),這個話題很有趣。在較為進步的國家裏,common sense 比較只像是某種鬆動的遊戲規則。在華人圈裏,很容易變成了一些幫派自我洗腦的myths或教條。比如音X論痰、德奧與大師fetish、幾B幾T、CD vs. LP,這些似是而非又不斷重複的定見(有時是謬論),充斥並主導著「所謂的」common sense。你想think outside of the box,就很可能等著被圍毆。
這樣的現象,與華文世界中文的使用方式、思考方式、群體文化等全都有關。 我們這邊,喜歡搞小集團和幫派文化,不容易有「就事論事」的論述空間,很容易因強烈的愛或恨而過度defend自家人,offend異己。尤其是文化界的幫派風氣與大頭症,絕對不下於政治圈的惡搞,我們離真正的公民社會距離其實還非常遙遠。
亂蓋了一堆,可能又會得罪一些人,已經很少的觀眾恐怕又要更少了。
國民說真話運動發起人 Mingu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