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整張cd,只收24首蕭邦前奏曲,卻要價500大洋?」 把這張片子拿在手上時,一時不禁有被當凱子的感覺。一瞄看到總時間,竟然長達60 分鐘,便燃起了興致。這應該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慢的絕對」的蕭邦前奏曲吧。
在這個清明理性時代,「慢」好像成了老大師的奢侈特權。極致的始作俑者,便是Richter,把heavenly length的舒伯特奏鳴曲,拉到幾近崩解的極致。
這位邊緣性格極強的俄國鋼琴家,讓人想起之前沉溺典範的顧爾德,亦不由得想起他同鄉的導演Tarkovsky 時間雕刻,讓時間靜止的藝術。這樣的approach,考驗人的耐心,尤其在古樂運動反映一種athletic living pace的新時代典範時,成為難得的「不溫吞的溫柔」。
並不代表所有的曲子都慢,像第十四首前奏曲,就有cascade般的層層險鋒;十六號狂暴的急板,就有捲起千堆雪的風雲變色。
慢是容易的。要慢的有精緻的設計,有無窮的餘韻,就要看藝術的博大精深了。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A Tale of Two CDs
嘗試一下新作法,看看把不同要素的唱片,圈在一起聽,會發生什麼事。 最近要不是淡白戲細 的Weiss,就是被浪頭剷過的Bryars 鋼琴協奏曲,或是 Khachaturian 小提琴協奏曲包藏花心的蠻橫潑辣,很極端。 不是連續的好幾個晚上,Weiss 的魯特琴,治...
-
8月20日,Wes Phillips在Stereophile 的網站,寫了一篇關於"華納「放棄」古典部門"的好文,再度為「哀悼古典樂之垂死」這個話題,打開了Pandora's box。 該文主要論點如下: 國外華納古典(包括Erato, T...
-
在Dresden聖母院聽音樂會,不禁想起齊物論中的一段話:「凡物無成與毀,復通為一,惟達者知通為一,為是不用而寓諸庸。」 Dresden 聖母院的聲音不能說不美,卻存在著兩大問題...
-
星期天的夜晚,常是特別感性的時刻。一個禮拜中所藏納的汙垢雜念,在此時緩緩沉澱。動筆寫老早決定要寫的咖啡館紀事,可能是對的時機。 今年仲夏午後,在一個日本小鎮,爲了躲一場突如其來的雨,我必須在右手邊品質較穩定的Starbucks,和左手邊一家其貌不揚的local 小咖啡店之間...
我昨天聽了朋友帶來的片子,是Sokolov的合輯,一套五張,NAÏVE出版,據說才一千多塊,我已經請他幫我訂一套。
回覆刪除聽他彈的Brahms,會有一種令人想要流淚般的感動,簡直像在演奏一闕交響曲;聽到高潮時眼淚真的差點流下,因為我聽到管子爆掉的聲音...
NAÏVE出版Sokolov的合輯,一套五張,共有兩套哦。
回覆刪除我自己收了一套半, 可惜漏了這張Brahms, 應該去找找看。
Sokolov 來台開音樂會, 是我最大的一個夢想...
他不是說不玩了嗎?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