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Richter, Gilels這兩位貝多芬專家的恩師的紐豪斯,是如何傳承俄國鋼琴學派的貝多芬的? 剛出爐的Denon俄國鋼琴學派系列第三彈之中的紐豪斯Beethoven sonatas選集,提供了我們一些探究的端倪。此次收了5 首跨越時期的作品,包括月光、暴風雨,以及24, 30, 及31號奏鳴曲(全部省掉了repeats)。
從月光以降,你就可以嗅到一股與Schnabel德奧體系不同的emphasis。前者長於logic 的緊湊組織推演,老紐豪斯長於 rhetoric 的戲劇張力。初次感覺上,會讓人有太過generalized,缺乏momentum的印象,要經過多次咀嚼後,才能發現用 time cluster 緩緩推出的內在力道。
Tempest 此曲中,你也很容易可以聽見Richter EMI版之中不急不徐的渾圓太極功力的源頭。在後期的奏鳴曲中,與Gilels的同曲目錄音相較,你也會發現,Gilels的聖母峰巔峰(尤其是兩個慢板),都可看到Neuhaus所呈現的「以大喜來慰癒受傷之心」的影子。Opus109 的變奏曲式,更加上自然羽化的metamorphosis,絶對是Richter 青出於藍的版本中的基型。
這張音盤的出現,讓人不禁惋惜Neuhaus沒有留下全本的Beethoven sonatas錄音,是一個多麼美麗的歷史錯誤。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A Tale of Two CDs
嘗試一下新作法,看看把不同要素的唱片,圈在一起聽,會發生什麼事。 最近要不是淡白戲細 的Weiss,就是被浪頭剷過的Bryars 鋼琴協奏曲,或是 Khachaturian 小提琴協奏曲包藏花心的蠻橫潑辣,很極端。 不是連續的好幾個晚上,Weiss 的魯特琴,治...
-
8月20日,Wes Phillips在Stereophile 的網站,寫了一篇關於"華納「放棄」古典部門"的好文,再度為「哀悼古典樂之垂死」這個話題,打開了Pandora's box。 該文主要論點如下: 國外華納古典(包括Erato, T...
-
在Dresden聖母院聽音樂會,不禁想起齊物論中的一段話:「凡物無成與毀,復通為一,惟達者知通為一,為是不用而寓諸庸。」 Dresden 聖母院的聲音不能說不美,卻存在著兩大問題...
-
星期天的夜晚,常是特別感性的時刻。一個禮拜中所藏納的汙垢雜念,在此時緩緩沉澱。動筆寫老早決定要寫的咖啡館紀事,可能是對的時機。 今年仲夏午後,在一個日本小鎮,爲了躲一場突如其來的雨,我必須在右手邊品質較穩定的Starbucks,和左手邊一家其貌不揚的local 小咖啡店之間...
只能說老Neuhaus時運不佳,
回覆刪除他的全盛時期正好碰不上錄音技術大幅進步之時,
又碰上俄國內部的政治運動,
讓他受了不必要的折磨。
要看Neuhaus門下三大弟子的貝多芬演出,
在Richter、Gilels外,
也要把Vedernikov排進去吧?
閒話一句,日本人靠這三波發行,
終於又湊出90年代那令人遠觀而買不下手的11張了。
Neuhaus的生不逢時與政治迫害是一大悲劇沒錯, 但是他沒有機會得到西方大廠的唱片約,可能是很大的一個個人與樂界的損失。
回覆刪除就料到可能有人會提Vedernikov, 他的Denon系列的Beethoven, 我可是沒漏一張。容日後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