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Sony 超低價系列,收錄了Abbado與CSO的Tchaikovsky 全集。我想,這個全集應該是大師唯一的一次全本老柴。芝加哥雄壯威武的銅管,與層次立體鮮明又厚實的弦樂,十分適合這位心儀西方曲式的俄國佬,加上Abbado對整體管絃樂的平衡感及讀譜的精細,這是歐式風格的柴可夫斯基的上品。
以全面的成就觀之,你可能會要多一點Mravinsky 的腥騷味、暴君的charisma,Karajan的唯美與洗鍊,或是Markevitch/LSO 的爆棚錄音。你或許會對Abbado的客觀主義感覺有所欠缺或有距離感,另個意義來看,這個穠纖合度,又不缺flexibility及溫暖的全集,堪稱是一個直攻法的典範。
Abbado的堅毅的瘦金體,加上芝加哥交響的筋肉與油花,真是罕見的美味。1980年代的Abbado 與CSO,是常被忽略的一個異質但神奇的組合,可惜這個他們沒留下太多的錄音紀實。
順便提一下 Tchaikovsky 交響曲單張的個人首選:
No. 1 Karajan/BPO (DG)
No. 2 Abbado/VPO (DG)
No. 3 Dorati/LSO (Mercury)
No. 4 Mravinsky/Leningrad (DG, Stereo)
No. 5 Gergiev/VPO (live, Phillips)
No. 6 Mravinsky/Leningrad (live, Erato)
2006年12月22日 星期五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A Tale of Two CDs
嘗試一下新作法,看看把不同要素的唱片,圈在一起聽,會發生什麼事。 最近要不是淡白戲細 的Weiss,就是被浪頭剷過的Bryars 鋼琴協奏曲,或是 Khachaturian 小提琴協奏曲包藏花心的蠻橫潑辣,很極端。 不是連續的好幾個晚上,Weiss 的魯特琴,治...
-
這段來自1872年版的布魯克納第二 Adagio,約早了馬勒第九慢板 40 年。情緒強度不次於馬九,語彙上卻大腳踢開了Brahms,也比馬勒更接近當代音樂所常用的休止、音塊書寫。 這是所有 Bruckner 交響曲中,淡白卻最銘感五內的慢板。Feierlich, etwas...
-
你的德奧作曲家CD,佔了你的收藏的七八成以上? 你喜歡樂評裏,襂入崇高、精準、深度、孤獨、主義、結構性、精神性等字眼? 你瘋狂收集柏林、維也納、德勒斯登、萊比錫等樂團的"德奧之聲...
-
感謝各位朋友的關切與留言,新腦已經到位,但身子卻累壞了,得了重感冒。而且是,全家一同淪陷。 喉嚨痛的當下,還有點感謝敲鍵盤不用「出聲」,可以少挨些疼痛。 醫生囑咐我最好不要超過11 點睡。待我稍作休養生息,再來與大家五四三。
這套超低價版我倒是有買,也是前一陣子常常聽的cd
回覆刪除版主所提出的這幾張,我也都有,
曾經有一陣子超愛柴可夫斯基,尤其是五、六號。
no.5的葛濟夫版,我的是1998年薩爾茲堡音樂節的,
這片聽來十分爆力,非常印象深刻的版本。
而五號我另一個推薦版本是Celibidache,慕尼黑愛樂現場版,就是他死後兒子賣他晚年錄音撈錢的那個全集裡的,速度奇慢,但是條理分明。
卡拉揚的一到六號,感覺上個人風格甚於作曲家所要表達的,不過對於柴可夫斯基的交響曲而言,好像還蠻合適,尤其是六號,我一直覺得六號有點矯情,尤其是第四樂章。
no.6的erato,Mravinsky這張唱片我記得很有爆棚的效果,也是我喜歡的六號之一。
看來,下星期將是複習柴可夫斯基的好日子了…
我最常聽的五號和六號也是Gergiev+Mravinsky(Erato), 喜歡五號的話還有一個好選擇(不大好找就是了), Barbirolli/Halle(EMI phoenix), 在他的魔棒下, 五號比悲愴還有悲劇的情緒張力, 補曲也是極個人化的Serenade for Strings.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