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序回到80中期,吹小號的Wynton 硬是比他吹soprano sax 的哥哥Branford來得有名氣。但Branford 在Wynton 的跨界之作Carnival 後,也在1985年CBS Heritage廠,出了這張跨界debut "Romances For Saxphone"。 這張以世紀交繼的法俄樂派改編曲為主的專輯,不但徹底排除了美國爵士及作曲家作品,連伴奏的樂團都請來English Chamber Orchestra 來打造歐陸的聲底風味 。只是封面的設計上還是洩了底,一付New Orleans style 的80年代美式大聲世故。
Branford 在同年,還加入了Sting 的Dream of the Blue Turtles以及Bring on the Night 的sideman 陣容。Sting 的樂迷應不會忘記Englishman in New York, If you love somebody set them free 這些曲子裏的sax,單飛之後的Sting 個人整體新樂風的槓桿力支撐。
古典樂迷應該不會嫌編曲過於媚俗,由Andrew Litton 領軍的ECO,也為這張Branford 端莊的力作,加上有如室內樂般的「獨奏--樂團聲部」間的互相呼應。Branford 極富音樂性的吟詠,及節制但風情萬種的phrasing,更是引人入勝。
Branford Marsalis 可能在這之後還陸續推出更有企圖心的projects (如回歸藍調, 與BB King, John Lee Hooker 等老將合作的 I Heard You Twice the First Time),但是這張 cd ,對小品--小宇宙的開拓啟蒙,美式歐風的嘗試,有著特殊的意義。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A Tale of Two CDs
嘗試一下新作法,看看把不同要素的唱片,圈在一起聽,會發生什麼事。 最近要不是淡白戲細 的Weiss,就是被浪頭剷過的Bryars 鋼琴協奏曲,或是 Khachaturian 小提琴協奏曲包藏花心的蠻橫潑辣,很極端。 不是連續的好幾個晚上,Weiss 的魯特琴,治...
-
8月20日,Wes Phillips在Stereophile 的網站,寫了一篇關於"華納「放棄」古典部門"的好文,再度為「哀悼古典樂之垂死」這個話題,打開了Pandora's box。 該文主要論點如下: 國外華納古典(包括Erato, T...
-
在Dresden聖母院聽音樂會,不禁想起齊物論中的一段話:「凡物無成與毀,復通為一,惟達者知通為一,為是不用而寓諸庸。」 Dresden 聖母院的聲音不能說不美,卻存在著兩大問題...
-
星期天的夜晚,常是特別感性的時刻。一個禮拜中所藏納的汙垢雜念,在此時緩緩沉澱。動筆寫老早決定要寫的咖啡館紀事,可能是對的時機。 今年仲夏午後,在一個日本小鎮,爲了躲一場突如其來的雨,我必須在右手邊品質較穩定的Starbucks,和左手邊一家其貌不揚的local 小咖啡店之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