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2月14日 星期二
德奧中心症候群
你的德奧作曲家CD,佔了你的收藏的七八成以上?
你喜歡樂評裏,襂入崇高、精準、深度、孤獨、主義、結構性、精神性等字眼? 你瘋狂收集柏林、維也納、德勒斯登、萊比錫等樂團的"德奧之聲"? 你一定是跟我一樣,得了德奧中心症候群的宿疾。
德奧中心症候群,並不是單只對德奧作曲家和演奏方式的崇拜與孺慕。他是整個強大package的商業機制、學術、樂評、歷史、精英教養,甚至流行文化所織構成的洗腦網路。
你認為奏鳴曲、交響曲比小品短曲"有深度"? 馬勒、布魯克納,好過舒曼, 孟德爾頌?
是多麼龐大的主流強勢的唱片發行,與其他藝術的連結,論述,教育,廣告文宣,鑄成你對"ˇ古典音樂"(甚至任何音樂)的意像與了解?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A Tale of Two CDs
嘗試一下新作法,看看把不同要素的唱片,圈在一起聽,會發生什麼事。 最近要不是淡白戲細 的Weiss,就是被浪頭剷過的Bryars 鋼琴協奏曲,或是 Khachaturian 小提琴協奏曲包藏花心的蠻橫潑辣,很極端。 不是連續的好幾個晚上,Weiss 的魯特琴,治...
-
8月20日,Wes Phillips在Stereophile 的網站,寫了一篇關於"華納「放棄」古典部門"的好文,再度為「哀悼古典樂之垂死」這個話題,打開了Pandora's box。 該文主要論點如下: 國外華納古典(包括Erato, T...
-
在Dresden聖母院聽音樂會,不禁想起齊物論中的一段話:「凡物無成與毀,復通為一,惟達者知通為一,為是不用而寓諸庸。」 Dresden 聖母院的聲音不能說不美,卻存在著兩大問題...
-
星期天的夜晚,常是特別感性的時刻。一個禮拜中所藏納的汙垢雜念,在此時緩緩沉澱。動筆寫老早決定要寫的咖啡館紀事,可能是對的時機。 今年仲夏午後,在一個日本小鎮,爲了躲一場突如其來的雨,我必須在右手邊品質較穩定的Starbucks,和左手邊一家其貌不揚的local 小咖啡店之間...
早些年常寫一些有的沒的,也很喜歡在台大椰林和小企鵝筆戰,不過那是學生時代的事了,非常的久遠。也常看楊忠衡的樂評,然後在bbs上幹譙他亂寫,包括焦元溥每次用的字眼我都看不太順眼。
回覆刪除德奧作曲家當然是櫃子裡的主流,尤其馬勒與布魯克納,連提勒曼指揮慕尼黑愛樂的五號都去買了,有時想想還真無奈,不知為何從欣賞,慢慢變成以收藏為樂。
也是資深樂友的波兄,你好!
回覆刪除音樂本來就是非形象,非概念性的藝術媒介。
所有樂評人都有濫用文藻的危險, 引以為戒。
至於德奧症, 會另行起文再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