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在忍不住要推薦 Askenase 的蕭邦,有別於Francois 的顛痴醉意,這樣的演奏含有去卻過剩主觀意識的詩意。
他在DG 50年代的錄音,終於在Original Masters 系列中全數發行。一聽到這樣的詮釋,好像找到一個與魯賓斯坦並行的"波蘭"蕭邦典型。兩者皆是不沉溺或過度浪漫化的,都是讓音樂說話的演奏家。不一樣的是,相對上,魯氏時而點出蕭邦的華彩,也有較佳的技巧;而 Askenase則是有較多的內省傾向(有時甚至是"自閉"),與聲部的繁複層次(至少就50歲左右的錄音而言)。
他沒有同鄉後輩Zimerman的調色盤般的音色與range,卻有陶然及孤芳自賞的氣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