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2月28日 星期三

Never say Neveu... 別說努娃

neveubrah















EMI Reference Brahms/Sibelius不但是我的第一張努娃,更是我的第一張CD。

在第一代Sony CD唱機上,在苦悶的軍旅歲月的漫漫長夜,在披星戴月、徹夜奔馳在北美漫無邊際的公路上,與不同的人,在廻異的時空下,努娃的琴音都劃下過深深的刻痕。

Neveu 演奏的關鍵字,是 heated concentration (火熱的專注力)。但我不同意一般樂評所著墨的早逝英才形象,現場的努娃不全是浴火的鳳凰,或絲方盡的春蠶。我們所看到的"天才"藝術面貌,是建立在她對自我的要求與密集扎實的練琴之上。

Tahra的三張Hommage CD裏,的Brahms concerto (Desormiere/ORTF Orchestra)的現場,展現的不是酒神氣質,而是古典主義和款款柔情的弔詭結合。第一樂章裝飾奏及慢板的部分,收放自若,不強說愁,且充滿張力,牽動著聽者的心弦到最後一刻。第三樂章亦是揮灑自由,coda 的部分,則是力守著俐落的匈牙利的節奏。

Never say Neveu.....it brings back too much nostalgic feelings。

別說努娃... 訪舊半為鬼,驚呼熱中腸。

2 則留言:

  1. 非常同意您的觀點
    個人覺得Neveu的音樂 除去那一層悲劇性的面紗
    音樂家特有的纖細敏銳情感再加上自我要求與密集扎實的練琴
    才是他真正的面貌
    蕭頌的詩曲及西貝留士都很明顯可以看出這些特質

    閣下聽音樂的品味既多且豐 肯定是資深樂迷 了不起

    檢視一下自己的CD架 購買時的情境以及聆聽當時感受 一一浮現
    這也是聽音樂的樂趣與苦處

    回覆刪除
  2. 謝謝"也是資深樂迷"的你的回應!

    我想,跳脫傳奇式傳記的形象,
    直接面對唱片中音樂家與樂曲的原貌是比較不偷懶的做法。
    "天才"只是個摸不著,看不到的空泛字眼。
    當我們把她的Sibelius直入唱盤時,
    那驚人的專注力是不'美'的, 也無須她的生平來註解!

    個人還認為,應該打破Neveu的現場一定好過錄音室作品的迷思...
    即使只有錄音室作品傳世,她具表現力與熱力的演奏仍會是錄音史上的傳世經典。

    回覆刪除

A Tale of Two CDs

嘗試一下新作法,看看把不同要素的唱片,圈在一起聽,會發生什麼事。 最近要不是淡白戲細 的Weiss,就是被浪頭剷過的Bryars 鋼琴協奏曲,或是 Khachaturian 小提琴協奏曲包藏花心的蠻橫潑辣,很極端。 不是連續的好幾個晚上,Weiss 的魯特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