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6日 星期三
Void
Pierre Boulez 走了。
腳下開了個洞,直身墜入可怕的、想酗酒的、莫名其妙的爆腦憤怒,沒有任何一位音樂家的離世,帶給我同等的心靈動搖,與世界崩解(world-shattering) 的實感。不會再有。
Abbado 過世時,走掉的是我的年少青春。這次 Boulez 的離開,卻一氣把我初入中年、核心值的「定型期」( formation years) 連根拔起。
21 世紀轉折交替之際,聽過他與 CSO 十場以上音樂會,管弦或交響,協奏或聲樂,Bartok, Berlioz, Stravinsky, Debussy, Ravel, Mahler, 他自己的作品。著魔於他所有的創作,特有聲響癖的鋼琴奏鳴曲、Notations 系列、摺皺綿連 ( Pli selon Pli) 等。收集他為其他當代作曲家植皮的精密手術磁帶:恩師 Messiaen, Ligeti, Webern, Varese, Xenakis。 他是我的尼采,我的 Frank Zappa,我的馬拉美。
Boulez 表皮不動地,靈魂不移地,摧毀了一個個我自認爲熟識的世界。沒有吞下叫布列茲的血紅藥丸,我便無法像 Neo 滑進兔洞,大覺醒看清 Matrix 的實相。
他用來形容恩師 Messiaen 的一句話,同可套用在他自己身上:"a master of whom one knows, with an inexplicable sense of certainty, that it is he and only he who is going to reveal you to yourself”. 能「對你揭露/揭示你自己」之人,如同鏡子般的人,聽來容易卻很難達成。你跟頗受爭議的 Boulez,其樂其思,是什樣的關係,透露出你是怎麼樣的人,你的藝術觀、人生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A Tale of Two CDs
嘗試一下新作法,看看把不同要素的唱片,圈在一起聽,會發生什麼事。 最近要不是淡白戲細 的Weiss,就是被浪頭剷過的Bryars 鋼琴協奏曲,或是 Khachaturian 小提琴協奏曲包藏花心的蠻橫潑辣,很極端。 不是連續的好幾個晚上,Weiss 的魯特琴,治...
-
發現了Briliant 的蘇聯檔案系列的最大驚奇製作,Gidon Kremer 的10 CD 全集預告,特來報馬! 這次發行的新意在於,撇下Bach, Beethoven, Mozart與俄國作曲家等主流作品先不論,還包括Biber, Telemann, Paganini,...
-
本來想把副標題定為「從陳綺貞談起」。話說前幾天前,在餐廳吃飯時,PR系統傳來陳綺貞的歌,心中不覺升起一股厭惡感。之前就對她的歌聲與音樂十分感冒,只是一直說不上來是什麼理由。 我無意得罪她的粉絲,只是要藉此機會來...
-
耶誕應景一下,談談漢伯汀克的"韓賽兒與葛蕾特",這可不是給貴族小孩的"兒童劇團式"的童話。有位離過婚的老兄,在Amazon網站上提出一個有趣的論點,為此劇平反。他提到在剛離婚時,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