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6日 星期一

旅行的意義

前個禮拜,終於確認夏天出國的行程,訂好旅館。當晚,努力搜尋了一下當地的音樂活動,不過,除了一場教堂管風琴音樂會,沒能找到其他的音樂活動。

多慮的我,思索著旅行的意義,尤其是屬於這個階段的。

第一,能出國的時間點,總是在介於古典樂樂季之間,能選到的音樂會少之又少。以這樣的局,我沒有製作「音樂之旅」的奢侈。或許這是個啟示。古典音樂,不必然要成為旅行的絕對或唯一重心。山不轉,路要轉。沒有古典,還有其他的地區音樂可選啊。再說,遊記全是音樂、唱片、文藝,也滿無聊自戀的。

說到唱片,這是全球化網路化的另外一個悲哀,世界上的實體唱片行越來越少、越來越小。唱片迷,已經失掉旅行上的此等樂趣了。在店家翻箱倒櫃地翻找唱片的舉動,聽來非常九零年代,so yesterday。

第二,加速的全球化,讓旅遊變得期待較少。全球化之下的旅遊情境,雖然成為販賣地方特色(local color)的多方商機,也產生了商業化、表面化、同質化的危機。就全球購物經驗的標準化而言,大國小國的shopping culture 購物中心,獨占名牌千篇一律、了無新意。不管你在埃及、北歐、南美洲,都可以「享受到一樣的」商品與購物經驗。所謂地方特色商品,也好不到哪裡去。有利可圖的全球化的地方商品,扼殺了較於草根自發的其他庶民文化。(Under globalization, commercializable local commodity cultures uproot local folk cultures.)。

簡單地說,夾帶媒體與商業力量的pop culture 殺死了不少 indigenous folk culture。到處都有在地文化導覽,但是被許多建立在「外地人想看到的」異地風情所過濾了,營養成份少,也充滿了讓在地人相當陌生的詭異資訊。

然而,融入在地,含有自身的意識形態,好像只有在地人「懂得」在地,未必是唯一的作法。在地人過度熟悉習慣,或外地人過度異國有色眼鏡的兩種視野,值得互作參考。已知與未知之間,不見得是絕對的。

旅遊導覽上,必看十大景點,必吃十大美食,總是取得最大公約數的妥協。就像指南樂評裏的古典十大交響曲、百大名盤一般,一口嚼下,暫時有感,值得留戀忘返的少,因為尚未經過「你」這部機器的仔細篩選深化。地方為了觀光客的商機,於是大家都做蚵仔煎、鳳梨酥,到處充斥著口味迎合、品質妥協的「地方」食物。

第三,「代表性」,到底是啥米?是聯合國式,一國一席的表面平等(false egalitarianism)?是以殖民心態約化在地的本質?於是,在新加坡你吃海南雞飯、肉骨茶;在芬蘭,狂找Sibelius 音樂會;在丹麥,必搞安徒生童話之旅;在巴西,你來點Bossa Nova 跳森巴;在土耳其,你看肚皮舞、抽水煙。

在新加坡,我最有印象的早餐,是一家摩洛哥餐館的早餐與濃甜的草茶,不是咖椰吐司+生蛋+奶茶。除了沒有人聲鼎沸的閑靜氛圍之外,食物的純樸特色,與老闆的閒聊,也讓我安靜地吃完一頓飯,自然踏實地瞭解到一些文化現象,即便無關新加坡。

若沒有「我要的是甚麼」自身的介入或觀點,只是閉眼複製他人多數人走過的足跡與經驗,旅行便千篇一律,並沒有特別的意義。

世界那麼大,需要能銘刻自己地圖軌跡的力量。

好了,嘮叨到此為止。這次的旅程要去哪?容我賣個關子,經歷消化後,再與各位分享。


A Tale of Two CDs

嘗試一下新作法,看看把不同要素的唱片,圈在一起聽,會發生什麼事。 最近要不是淡白戲細 的Weiss,就是被浪頭剷過的Bryars 鋼琴協奏曲,或是 Khachaturian 小提琴協奏曲包藏花心的蠻橫潑辣,很極端。 不是連續的好幾個晚上,Weiss 的魯特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