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2日 星期三

Departure/Overture

很中意這個字滲出來的力道:departure,離開,離去也打開了,旅程的開端。班機的離境出境,用的也是這個字。

英語系國家的人在結婚時的誓約,說的是 "Til death do we part",更早期的說法,其實是"Till death us depart",不只是用於婚禮上。

很多事物或許不可切割、也無法切割。departure 代表的,是一種與現在現地現況切割的決心吧。

日本在年末,有所謂的「忘年會」,沒有揮別遺忘,就難以創造新的記憶空間與新的嘗試。我們用「跨年」,有種時間的延續感,但同時也有點騎牆的感覺、不清不楚的搞模糊。

許多美國人會為新的一年立下誓願,稱之為 new year resolution。我們說的「新年新希望」,靠天、靠運氣的成份較多。Resolution,是要靠自己主動出擊、努力去完成的;希望,感覺是憑空掉下來的,得到是撿到,消極被動許多。

大雄的媽媽會說:「不要下沒有用的決心。」

Resolution 是在自己所能、拉拔潛能後可以作到的範圍之內,而不是一個無用的夢想。

重要的是,想東想西之前,要先用力去拉自己,縱身擁抱未知,而非陶醉固著於已知。

Instead of repeatedly confirming the known, embrace the unknown.

這就是我的新年誓願,也是我開年的 overture 。

為何 OVERture 叫做序曲 呢,不是應該是「結束曲」嗎?此詞的語源為法語中的動詞 ouvrir,打開/開始/開啟。

不過,策略性的誤讀(over= 結束=開始的相反)總饒富興味,開啟與結束之間,有一條密道。就像英文中的畢業典禮(commencement),commence = 開始,畢業結業並非結束。

Departure,同樣有終有始,有切割有接合。

Szymanowski 這首早期的 concert overture〈音樂會序曲〉,自德國後浪漫派Strauss Wagner 延續,找到 Berg 之外的一個出路,它並不朝向音列主義的孤山獨嶺,走上的是比 Debussy 濃郁、比Scriabin 踏實的民俗神秘主義,處處藏著暗雷。

就以此曲來開年吧。散居各處的朋友們,新年平安快樂!

13 則留言:

  1. 讓我想到日本電影Departures,很細膩也很特別的一部....

    回覆刪除
  2. happy chinese new year, brother mingus!

    i like the way this piece is laid out, with its short, clear backgrounds of key words so in tune with the season.

    talking about movies (upstairs,) i highly recommend the uk film "another year." it's one of my "best movies" for the year.

    it's about a bunch of ordinary people looking for meanings in life (reminds me of yang de chang's "yi yi.") no gorgeous gals nor handsome guys, just everyday people you'd see on the streets.

    after watching it, i felt "enriched" as one of the critics put it. "another year" got an oscar nod for best original screenplay. that's what prompted me to see the movie. i always enjoy a good story.

    回覆刪除
  3. 先跳tone一下這麼有學問的文章吼。

    你先前提過Prokofiev的op.65,那個給兒童的音樂,music for children,啊~~這曲子太正了。

    沒甚麼特別,不用花時間回我了。

    回覆刪除
  4. Mingus兄新年快樂呀~~~

    也很喜歡Szymanowski比較早期一些的作品。當初買了他的鋼琴作品集,想要很不自量力地練一首,但馬上就放棄了 :) good times...

    回覆刪除
  5. To GGsAdventure:

    本來這篇想寫在Rapture and Rupture 那一篇後面,成一個小系列的。

    To KS:

    Your response got me all curious about "Another Year". I saw YiYi many years ago in the States at a film festival and instantly became a big fan.

    Hope "Another Year" will hit local video rentals soon.
    I love films that feature ordinary people and daily mundane happenings.

    回覆刪除
  6. To Orangebach:

    Never judge a piece of music by its title。千萬別輕視「給小孩的音樂」啊。

    剛剛正在聽Prokofiev的兩首string quartets,是Emerson Quartet的版,強烈推薦這兩首亂暴中有細細溫柔推演的曲子。

    更好的版,應該是Supraphone 廠的Pavel Haas Quartet,可以網購的到。

    To Deadlockcp:

    嘿,也祝你新年快樂啊! 在你那裡,稍稍有些新年的氣氛否?

    至少吃個大餐,來個熱鬧的 Biber, Rameau, Telemann 狂歡節吧。

    長期關注 Szymanowski 的作品,鋼琴曲中的Masks, Metopes 尤其是 Mazurkas,更是我的 perennial favorites。

    回覆刪除
  7. 和同學一塊吃火鍋是一定要的,然後再小露一手,買了年糕回來炸。用的是自己的改良版,用餛飩皮包了之後再進油鍋。一來,口感有層次,外脆內軟,二來,省事十倍。如用傳統方式要用粉和蛋汁,除了廚房一團軟,而且粉掉到鍋底會焦掉,油一下就要換了。

    最近和在上班的朋友有空的時候,在玩玩Telemann餐桌音樂裡其中的一首trio~~~ 專業錄音固然很棒,不過能親手玩玩也是另一種樂趣,多另一種層面的認識很寶貴。

    Szymanowski 的作品裡,我對他的鋼琴奏鳴曲裡的三聲部賦格印象也尤其深。你提到那些作品,是手邊鋼琴全集裡聽過次數較少的。有你的背書,應該從櫃子上拿來,撢一下灰塵,回顧一下 ~~~

    回覆刪除
  8. To Deadlockcp:

    只有一件樂事報告,我找到你說那一套Rousset 彈的 D'Anglebert的鍵盤樂了!

    還沒時間聽,但非常期待能察覺到他與 Couperin, Lully,la Guerre 的同異處。

    回覆刪除
  9. 恭喜~~ 可以跟Elizabeth Farr的彈法比較一下,應該會「差很大」。而且,相信你被Koopman,Rousset,還有像MAK這一流「寵」壞了,較難回到粗茶淡飯的日子了 :)

    回覆刪除
  10. 這個Szymanowski ,難道就是剛聽音樂會裡曲目之ㄧ的那個Szymanowski ??

    回覆刪除
  11. 是的,沒錯。

    也希望彈琴的你多給他一些機會,或許會抓到他的魅力。

    你的文我拜讀了。比較兩位鋼琴家的譬喻相當新鮮有意思呢。

    回覆刪除
  12. Szymanowski 的曲目似乎不難親近,至少從音樂會上聽到給我如是想.

    說拜讀太嚴重了! 我只是把聽完音樂會走出來後和我家老爺的對話寫下來. 大概肚子餓或單純只是貪吃,才想到料理的比喻吧! 我還怕有哪個Rafal Blechacz的粉絲看了我那篇會想扁我哩....

    回覆刪除
  13. 沒有人想扁你的,其中並沒什麼惡意中傷的話。

    現今的演奏家,技巧與基本功並不差,常常缺的是種「自尋其徑」的功夫與guts。

    回覆刪除

A Tale of Two CDs

嘗試一下新作法,看看把不同要素的唱片,圈在一起聽,會發生什麼事。 最近要不是淡白戲細 的Weiss,就是被浪頭剷過的Bryars 鋼琴協奏曲,或是 Khachaturian 小提琴協奏曲包藏花心的蠻橫潑辣,很極端。 不是連續的好幾個晚上,Weiss 的魯特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