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生病,味覺的感受會變淡,原先七彩繽紛、美聲激情的曲子聽不來。這時候來點 Sibelius,倒能深嚼領略到不同的奇景。
Sibelius 四號,應當是他交響曲中,最為骨感枯索,,「無味」之作。每個樂章都以淡入的寂靜收場。盪擺到第三樂章,Sibelius 作品中最凝滯不動的 Il tempo Largo 最緩板,除了結束前的高潮,更是一片白茫茫的人煙罕至的霧中風景。
在當下這時刻,Karajan 的華美圓滑奏,及Sanderling 的豐偉格局,Kegel 的嚴酷自然原力,都要暫時退場。最適合相伴的是,這個Colin Davis 與Boston symphony 的第一次全集錄音。不溫不火,直指了原曲的沉靜與隱約微妙的氣度。
枯索或不枯索,那是一個問題。一個時機點 (timing) 的問題。
Sibelius很喜歡讓銅管樂器用"漸強"的方式來吹奏,營造一種由遠而近的感覺,這首第四號也像是樂器與樂器在空間中彼此激盪的聲音,我認為這是Sibelius交響曲配器最為精妙的一首,也是震撼人心的第五號之前,一首面對內心灰暗世界的赤裸告白之作。
回覆刪除蕭索是其外表,然而在其下我卻聽出有一股生命之流在湧流著,讓人不致陷入全然的絕望,真不愧是Sibelius最難纏的交響曲!
我的版本只有三個:Kegel+Leipzig; Karajan+Philharmonia Orchestra; James Levine+Berliner Philharmoniker
Colin Davis我蒐集的是他後來和LSO Live的系列,可惜沒錄第四號...
想起來了,我還有一個版本,Toscanini+NBC 1940年的現場
回覆刪除to be,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
回覆刪除看到這種人手一套的CD,真是左右為難。
to buy, or not to buy, that is the question.
面臨"生命中最寒冷的一個冬天"(今天攝氏八度)
唯一的選擇是Thomas Beecham
To Dude:
回覆刪除的確, 雖說基調是枯索灰暗, 但還是有陽光露臉的痕跡(第二與第四樂章)哩! 這是一首柳暗花明又一村, 值得多玩味的好曲子。
Toscanini 的版是RCA大全集中的嗎? 這我就沒收到了, 很難想像他的處理手法?
To Shane:
Ha, 寒夜中起身, 可能要問自己, to pee or not to pee, that is the question?
話說回來, 當時待在美國很冷的地方, 冬天多處於single digit的溫度, 而且是華氏!
Pollini (與Schiff?)的音樂會PK 報導呢? 請稍作準備...
因為只聽過Sibelius Symphony No. 2 所以沒敢回應
回覆刪除不過看到To pee or not to pee 我笑了
台灣冬天雖不夠寒冷 但是好夢正酣時忽然需要解決生理需求時真的是兩難 我的選擇是先苦後甘 解放後再回溫暖的被窩感覺會更好睡
Toscanini+NBC 的版本是由Music & Arts發行的,為目前Toscanini指揮此曲的唯一版本,聲音質感不錯,可惜背景雜音大了些...
回覆刪除我目前只聽了第一樂章前半,覺得是個凝聚力相當高的演奏,整體的演奏待我聽完後再和各位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