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9日 星期一
無人聲、非關宗教的安魂曲
說到安魂曲,腦中會閃過爲(天主)教會葬禮所作的儀式音樂,從十五世紀的Ockeghem 以降,巴洛克的Biber, Monteverdi,一直到之後的Mozart, Brahm, Faure, Verdi 等等。表面上安的是死者的魂,但最大意義應該是安撫還留存於世間,仍然必須面對死亡的生者吧。
無人聲,非關宗教的安魂曲? 而且,十分鐘之內演完? 這部1957年由武滿徹所作的《弦樂安魂曲》(Requiem for strings),是「偏離正軌」的另外一種的嘗試。
曲子原本要稱為「冥想」(Meditation),後來因亦師亦友的早阪文雄的早逝,轉變了作曲家的思路,改稱為"弦樂安魂曲"。後來作曲家在訪談中,另外表達了他同時用這首輓歌,想像思考自己的死亡(26歲的他,已有重病的經驗)。1959年,這首作品因為廣播的「失誤」( 本應播出Stravinksy 的曲子),受到訪日的伯樂 Stravinsky 的注目,帶到西方演出,成為武滿徹國際事業的一塊敲門磚。
對照武滿之後的作品,曲子的三段體形式,表面上相當的「西方、工整」(Lent--Modere--Lent),也沒有完全脫離調性,以三個音所建立的音型為基石,給人一種Berg 或 Webern 的小宇宙的感覺。也有研究指出,曲子冒頭的動機與大部的架構,和 Barber 的慢板極度相似。
目前市面上最容易找到的是,Ozawa 於1968年與Toronto Symphony Orchestra 所灌錄的版(最近的RCA 究極名盤日版系列)。Ozawa較注重浪漫,西方的音樂影響,與一體的流動性。個人更為喜歡的是,1966年若杉弘指揮読売日本交響楽團的Victor 版(目前由日本Tower Records專賣),以較為慢速與細膩的minimalist 處理,強調與西方音樂不同的律動與小節劃分的不穩定,較為符合此曲的曖昧意旨,也較能保留武滿徹的非線性東方時間感。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A Tale of Two CDs
嘗試一下新作法,看看把不同要素的唱片,圈在一起聽,會發生什麼事。 最近要不是淡白戲細 的Weiss,就是被浪頭剷過的Bryars 鋼琴協奏曲,或是 Khachaturian 小提琴協奏曲包藏花心的蠻橫潑辣,很極端。 不是連續的好幾個晚上,Weiss 的魯特琴,治...
-
8月20日,Wes Phillips在Stereophile 的網站,寫了一篇關於"華納「放棄」古典部門"的好文,再度為「哀悼古典樂之垂死」這個話題,打開了Pandora's box。 該文主要論點如下: 國外華納古典(包括Erato, T...
-
在Dresden聖母院聽音樂會,不禁想起齊物論中的一段話:「凡物無成與毀,復通為一,惟達者知通為一,為是不用而寓諸庸。」 Dresden 聖母院的聲音不能說不美,卻存在著兩大問題...
-
星期天的夜晚,常是特別感性的時刻。一個禮拜中所藏納的汙垢雜念,在此時緩緩沉澱。動筆寫老早決定要寫的咖啡館紀事,可能是對的時機。 今年仲夏午後,在一個日本小鎮,爲了躲一場突如其來的雨,我必須在右手邊品質較穩定的Starbucks,和左手邊一家其貌不揚的local 小咖啡店之間...
Hello! 講一個跟安魂曲無關的東西,那就是......
回覆刪除日本Tower Records專賣......
台灣的唱片市場軟體相對窄化是個不爭的事實.
日本市場則是讓人口水直流的地方,
若有去,要多準備些銀子彈,
還有我們想蒐的幾個不食人間煙火的傢伙......
(也就是說,我已經開始聽那批貨了......)
那批貨終於開箱了...有好的驚喜的話, 別忘「呷好鬥相報」。
回覆刪除同一批的不食人間煙火大帥那三張, 時值片檔心情的轉換期, 還在慢慢消化中...
Hello,不好意思借個版面,留言比Mail快.提醒您:
回覆刪除您要的東西我給您指定宅配6/17早上到喔(10-12 O'Clock),
請記得留意一下~~
"留言比Mail快", 哈, 知我者Hubert兄也。
回覆刪除我會留意宅配的信息的, 謝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