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決定來寫這篇文,單純是個人的體驗。我想,這個blog 開出其他的主題,可以讓這個"雄性stereotype"的音樂收藏者的blog,多一些色彩,少一點「宅性」。
我無意用音樂把小孩教養成菁英。所以,古典音樂只是我家小子musical diet 的一小部份。他對Mozart 或Bach的興趣,可能遠低於Dextor Gordon 的搖擺感,Bob Marley的雷鬼節拍,甚至捷運的關開門鈴聲。多半要具有強烈節奏upbeat的音樂,才會引起這腳下長蟲的傢伙的搖頭晃腦,通常是Queen, Billy Joel, KC&Sunshine Band。其他時候,他只在他老爸"音樂雜燴風點唱機"的背景裡,在他的地盤上,自在地痞子逛大街。
讓他最有立即的衝動的音樂,是傍晚垃圾車的midi「少女的祈禱」。他在聽到那旋律的第一聲時, 會發出一聲驚嘆, 立即衝到窗戶邊, 對著閃著黃燈吞垃圾的機器獸指指點點。
他第二喜歡的「音樂」,應該是他老爸老媽隨意抓出一段旋律或和弦,胡亂編goofy 的歌詞,突然跳出他面前嚇他。有時,他還會配合著抓起手上的東西,隨著一起敲敲打打。
吃飯時,他常指定要聽的,是桑田佳祐的單曲「明天好天氣」(明日晴れるかな)。前奏的鋼琴一響起,他會露出微笑在餐桌上彈起 air piano。第二首歌的jazz 大樂團編曲,這小子也愛,聽著聽著,常邊甩著小湯匙邊扭腰,接下來得看菜渣也跟著在空中亂舞。
我想,重點不在聽什麼,而在如何用音樂切入與小孩的互動與玩。我從小孩身上學到,音樂所提供的「放」(fun) 的情境氛圍,給人的感動,是跟環境與他週遭的人們密不可分的。
對不起Mingus,
回覆刪除因為昨天留了個長留言,結果全掛了,所以先test一下,sorry.
只是想說,這是一個美麗的"音樂畫面",跟桑田san的明天會晴吧?!是我很喜歡的歌。
優優的媽:
回覆刪除可惜少了一篇好回應...
不過, 即使不讀你的全文, 也可以感到同是「放任」小孩玩的父母的情真意切。謝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