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網上的New York Times傳來 Pavarotti病逝的消息,報導中夾帶的是對「聲音本體」的歧視....
文中一直以Pavarotti 大比Domingo,大讚Domingo的轉型男中音成功,鋼琴伴奏功力,以及他的intellectual presence。言下之意, Pavarotti 沒有讀譜的能力,理性智力的分析能力,好像是一種可怕的原罪。 單單聲音本身算不上一種「內涵」,或彷彿有重大的缺陷,這種現象,姑且稱之為「(聲音)表演的智識化」 (intellectualization of [voice] performance)。
我承認他的"大而化之",有時較為"呆滯"的呈現方式(presentation)。但難道, Puccini 就比起文哲學傾向較強的Verdi, Wagner較為低下?
演技普普,就不能唱歌劇? 不唱藝術歌曲或華格納等較"深刻"的角色,便是二流的tenor? 光靠聲音的特質與精煉,做個「愛唱歌的人」,難道就不算藝術?
我無法忘記第一次因一位女孩推薦,聽壞的La Bohème 的卡帶。 Pavarotti的黃金音色、穿透力,與effortless的樂句,賦予Rudolfo 青春艷陽般的生命力。詩人不只應有憂鬱或沉思智性的type。
不管他是幾大男高音,聲帶是否被上帝親過,對他唱過的Alfredo(茶花女)、Nemorino ( 愛情靈藥),乃至是多數的Puccini,我懷有甚高的敬意。
大大所言極是,況乎,論音色我愛Pavarotti更甚Domingo!
回覆刪除大概是小時候受到所謂"文以載道"的影響吧,不過長大以後也發現,其實不少東西裡面不乏情書跟馬屁
回覆刪除說偉大,幾個都很偉大,誰更偉大一點,那可就吵翻天了
To minibenja:
回覆刪除我喜歡Domingo 在Verdi的深度表現(Don Carlos, Othello), 但Pavarotti「不假思索」就拉出一串綺麗音符, 也有特殊的魅力。光想聽人唱歌的心情時, 我可能會想抽出的唱片會是後者。
To Francis:
偉大扯到「比較級」雖是人之常情, 好像是觀點的出發點不一樣, 就有不同結論。對我而言, 音樂自有自身魅力,無須一定要藉"載道", 或其他思考才會「比較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