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7月8日 星期日

新入手Rabin 入耳入心記

昨天入手的新出土的Tahra Rabin 錄音,讓我思考許多攸關音樂、音響,、天才的敘事學問題。

在捷運上,照慣例將包裝上的diapason D'OR 貼紙撕起來,再重新貼上cd。先讀了唱片的解說, 對這位提琴手有了更完整的了解。其中對藥物的依賴、與音樂生涯的諸多起起落落,不由令人想到爵士sax player Art Pepper 。一直不斷被recycled的「天才」的敘事學的魅力,就在於此。我們對某些藝術家的迷人「故事」,總是無力抗拒,也總是被這些「本事」(biographical info) 矇蔽阻礙了我們對其音樂本身的認知。這也是 「印象式批評」最容易引用抄襲所落入的巢臼。

在某些東西方的美學系統裡,遇到文字無法言傳的瓶頸時,往往使用「天才」(genius) 或「崇高」(sublime)來呼嚨過去。

對Rabin 等prodigy 的評價,多用「小時了了」、「神童的自然瓶頸」的迷思,來任性斷論他藝術上的限制,並鐵口直斷地咬定「如果他多受點苦難, 多充實些人文素養, 他的藝術境界將會如何如何」等等。

誰說藝術只有Arrau, Richter, Furtwangler, Backhaus 這單一種「哲人型」的樣式? 更何況,論述上述這些大師的文字,也藏有許多似是而非的謬論。音樂長久以來充斥被哲學化的美學,被種種故事神話所綁架吞噬,才是人文音樂界最深沉的悲哀。

回到這套cd 本身,對許多樂迷們來說,主菜應是第一張的協奏曲部份。先談Rabin 沒進錄音室錄過的兩闕作品:Lalo 的西班牙交響曲rondo,或許不如Heifetz 的凌厲奔放,其華美沉思的樂段皆遊刃有餘。筆者好奇的Brahms 終樂章,也沒令人失望,慷慨激昂,樂念緊湊而一路到底,音樂線條也比起前面的Lalo 來的肥厚飽滿及大器。

Tahra的製作人,應是刻意把Mendelssohn的第三樂章排在最後壓軸。這個樂章的表現,充分showcase 了Rabin 藝術的最完美部分,硬是比EMI studio 版的匠氣平板比了下去,Brahms與Mendelssohn 這兩段的錄音也居同片之冠。

第二張是Telephone Hour 廣播錄音,集結了以管弦樂伴奏的小品。Rabin 與Perlman 與Zukerman 師承的Galamian 學派特色,或許不是每個人都會喜歡的(not everyone's cup of tea)。肥厚寬裕的抖音,美聲與運弓技巧精湛的兼顧。

音響特質上,這樣的感官上的風格十分討好,也能showoff 器材的厚度,高音明亮燦爛,中音域飽滿,抖音的表現多元,這也足以解釋Rabin 在台灣音樂音響界具有 cult status 的一大原因。另一面來看,也必須思考像Szigeti 另一類「反美聲」的典範。

Rabin 身為 Galamian「最好的學生」,真的只有技巧的完美? 倒也未必,尤其是浪漫後期的Bruch, Glazunov, 以及小品,Rabin 都以他的全力投入的熱情,強化深化了這些曲子的內涵與張力。

這些小品一口氣聽過後,有這樣的感覺:Rabin 特調的musical bonbon,有如Movenpick 的sorbet 一樣,如果一次節制地享受個兩三首,,絕對是人間美味。尤其是自十軌Chopin 夜曲以降的錄音,都有很高的水準,也都比起EMI 版多了 intensity 與 spur-of-the-moment excitement。

我很想聽到Rabin 的Beethoven, Brahms 與Prokofiev 第二, Saint Saens第三等協奏曲。事實上,這些曲子都曾經有過廣播等非正式音源的檔案,希望這些曲子有重見天日的一天。

昨天晚上,第一次聽這套錄音時,沒特別的感覺,特別對部份錄音的粗糙不是太滿意。今天兩度溫習的結果恰與昨天相反,在錄音表面的「不足」前提下,聽到了較完整的信息與這套錄音的可貴。被轉化或run-in的,是我的腦子、我的音響、還是我的空間? 哪個listener 才是真正的我? 哪個聽感,較接近 Rabin這位藝術家的真正面貌?

比起決定性的碑文式權威樂評( criticism set in stone),我選擇接受矛盾,今昨相異,與這兩極之間的所有可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A Tale of Two CDs

嘗試一下新作法,看看把不同要素的唱片,圈在一起聽,會發生什麼事。 最近要不是淡白戲細 的Weiss,就是被浪頭剷過的Bryars 鋼琴協奏曲,或是 Khachaturian 小提琴協奏曲包藏花心的蠻橫潑辣,很極端。 不是連續的好幾個晚上,Weiss 的魯特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