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無意間發現一大驚喜,Barbirolli與子弟兵哈雷管絃樂團錄於60年代中的Beethoven 與Shostakovich 兩首第五的BBC Legends現場。
Barbirolli在紐約愛樂時期,就已有過貝五錄音,但蕭五則是一個新鮮貨。尤其在看過日劇『不能結婚的男人』之後,對這個版本,更加不能放過了。
奇特的是,雖然Barbirolli的Shostakovich第五,顯示他對這首「現代樂」還是稍嫌陌生,但他勝場之處,在於他一貫的厚實溫暖弦樂,以及大畫布(canvas)上的揮灑,特別是慢板中的一氣呵成的交錯旋律線。但是,這些特點都更適合本碟中的Beethoven的第五。這樣會呼吸的有機體的「愛」的感覺,為這首已經成為陳腔濫調(cliche)的古典時期代表作,生成一種人味十足的溫火。
這張CD的錄音是頗為抱歉的mono。我想一般樂迷無需購入,除非你是Barbirolli的頭號粉絲,或極其希望聽到非德奧法系觀點的貝五、非Mravinsky 的暴力派俄國風Shostakovich的收藏家。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A Tale of Two CDs
嘗試一下新作法,看看把不同要素的唱片,圈在一起聽,會發生什麼事。 最近要不是淡白戲細 的Weiss,就是被浪頭剷過的Bryars 鋼琴協奏曲,或是 Khachaturian 小提琴協奏曲包藏花心的蠻橫潑辣,很極端。 不是連續的好幾個晚上,Weiss 的魯特琴,治...
-
8月20日,Wes Phillips在Stereophile 的網站,寫了一篇關於"華納「放棄」古典部門"的好文,再度為「哀悼古典樂之垂死」這個話題,打開了Pandora's box。 該文主要論點如下: 國外華納古典(包括Erato, T...
-
在Dresden聖母院聽音樂會,不禁想起齊物論中的一段話:「凡物無成與毀,復通為一,惟達者知通為一,為是不用而寓諸庸。」 Dresden 聖母院的聲音不能說不美,卻存在著兩大問題...
-
星期天的夜晚,常是特別感性的時刻。一個禮拜中所藏納的汙垢雜念,在此時緩緩沉澱。動筆寫老早決定要寫的咖啡館紀事,可能是對的時機。 今年仲夏午後,在一個日本小鎮,爲了躲一場突如其來的雨,我必須在右手邊品質較穩定的Starbucks,和左手邊一家其貌不揚的local 小咖啡店之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