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hkenazy 首度挑戰的巴哈平均律,不像Gould強調對位, 聲部的獨立, 創意的奇巧; 沒有Fischer 的專注力與道以忘技, 沒有Barenboim 後期Beethoven的張力與厚重。
"真誠"與"自我對話"可說是這個演奏的關鍵字。
他是從俄式浪漫鋼琴學派傳統語言來重寫Bach, 這是極度pianistic, 輕巧清新的, 舒曼式的, 帶點憂鬱的, 沒有強烈本質主義的, 沒有精神包袱的巴哈。
這樣算是Bach 應有的新的面貌形象嗎? 你說呢?
我只覺得, Ashkenazy "沒有傳統'的Bach, 比起他的蕭邦更是無法仿效(哈, 或許也無人有興趣仿效) 的 one-of-a-kind 的自練成師的獨門之聲。
P.S. 請用中頻純淨, 不招搖花俏的音響來欣賞服用。
2006年6月10日 星期六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A Tale of Two CDs
嘗試一下新作法,看看把不同要素的唱片,圈在一起聽,會發生什麼事。 最近要不是淡白戲細 的Weiss,就是被浪頭剷過的Bryars 鋼琴協奏曲,或是 Khachaturian 小提琴協奏曲包藏花心的蠻橫潑辣,很極端。 不是連續的好幾個晚上,Weiss 的魯特琴,治...
-
8月20日,Wes Phillips在Stereophile 的網站,寫了一篇關於"華納「放棄」古典部門"的好文,再度為「哀悼古典樂之垂死」這個話題,打開了Pandora's box。 該文主要論點如下: 國外華納古典(包括Erato, T...
-
在Dresden聖母院聽音樂會,不禁想起齊物論中的一段話:「凡物無成與毀,復通為一,惟達者知通為一,為是不用而寓諸庸。」 Dresden 聖母院的聲音不能說不美,卻存在著兩大問題...
-
星期天的夜晚,常是特別感性的時刻。一個禮拜中所藏納的汙垢雜念,在此時緩緩沉澱。動筆寫老早決定要寫的咖啡館紀事,可能是對的時機。 今年仲夏午後,在一個日本小鎮,爲了躲一場突如其來的雨,我必須在右手邊品質較穩定的Starbucks,和左手邊一家其貌不揚的local 小咖啡店之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