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張一套的Denon日版唱片,在日本時與它失之交臂,卻在幾天前無意間偶遇。
小紐豪斯沒有Gilels鋼鐵般的觸鍵和音色,也沒有Horowitz 的色彩繽紛,或是 Richter 的內省及雄辯。反面來看,其他人也欠缺了他靈動清秀的氣韻。
像是清澈透明的水,或只剩骨架的抽象畫。他的樂風,全無斯拉夫的狂蠻或羶騷味,無法掛上本格化的俄國鋼琴學派的標籤。他的藝術,不知是否也因此才不被多數的愛樂者所知?
80年的最後獨奏會,幾乎全是蕭邦的作品,包括四首敘事曲、第三號奏鳴曲、船歌與搖籃曲等 。在筆者的蕭邦聆聽史裏, 是極度 out of this world 的經驗。有些人會嫌他少了貴氣、浪漫、法式詩意、或內省的靈視。我卻對這後魯賓斯坦 (文質)、也後阿格莉希(浪漫)的、真空無菌的 flat transparency 甘之如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