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1月20日 星期日
冷絕孤高的西貝流士第一
我的古典交響曲檔案庫裏,有許多偉大的第一號。Mahler, Tchaikovsky, Vaughan Williams 的首出場,都已成一家之言,而不只是初試啼聲之作。其中,對我特具個人意義的,是北歐雙傑Sibelius和 Nielsen的第一號。
在許多冬夜裡,Nielsen的第一樂章,像是神祕湖泊上空御風而行;Sibelius的一號,則是在冷列的針葉林群間,借小火禪坐。 第二樂章的 Nielsen 有北國童話的哀愁與微熱;Sibelius 則是隔窗眺望細雪下的大荒。
西氏第一,我想要推薦的是Kamu指揮 Helsinki Radio Symphony Orchestra (補曲加上第三號)。冒頭的單簧管與豎琴撥奏,即充滿了 Scandinavian 的原汁原味,酷寒中有股質樸的原力( elemental power)。其他版本相較起來,大都過於歐陸華麗、或太像柴可夫斯基了。
在CD時代初期即收入此片,後來在移居它地時遺失了。十年後的今天,DG終於把它與卡拉揚的4到7號併成一套全集重發(Trio 系列),你可以想像我將它再度握在手中的感動!!
(這曲子,還令我想起賈木許"地球之夜"的最後一段芬蘭篇,或是The Man without a Past 的荒謬世界中的簡單...)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A Tale of Two CDs
嘗試一下新作法,看看把不同要素的唱片,圈在一起聽,會發生什麼事。 最近要不是淡白戲細 的Weiss,就是被浪頭剷過的Bryars 鋼琴協奏曲,或是 Khachaturian 小提琴協奏曲包藏花心的蠻橫潑辣,很極端。 不是連續的好幾個晚上,Weiss 的魯特琴,治...
-
8月20日,Wes Phillips在Stereophile 的網站,寫了一篇關於"華納「放棄」古典部門"的好文,再度為「哀悼古典樂之垂死」這個話題,打開了Pandora's box。 該文主要論點如下: 國外華納古典(包括Erato, T...
-
在Dresden聖母院聽音樂會,不禁想起齊物論中的一段話:「凡物無成與毀,復通為一,惟達者知通為一,為是不用而寓諸庸。」 Dresden 聖母院的聲音不能說不美,卻存在著兩大問題...
-
星期天的夜晚,常是特別感性的時刻。一個禮拜中所藏納的汙垢雜念,在此時緩緩沉澱。動筆寫老早決定要寫的咖啡館紀事,可能是對的時機。 今年仲夏午後,在一個日本小鎮,爲了躲一場突如其來的雨,我必須在右手邊品質較穩定的Starbucks,和左手邊一家其貌不揚的local 小咖啡店之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