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31日 星期四

Walking by Myself


這陣子,接連走了不少音樂人。古典樂是檯面上高等藝術的命脈,blues, country 等相對不是「文化上重要的事」,相對少見於媒體。我知道 Johnny Winter 走了時,不是立即在消息最快的數位網路上,已是兩週後的昨天。路過一家舊唱片行貼出的告示,我直睜著。

一定是命,我知曉他的音樂,和死亡,繞了一個完整圓,都是在唱片行。

這次,比起 Abbado 和 Maazel 之死,或任何的古典音樂家,我的感傷無比深切。Johnny Winter,伴著我的年少重狂,與藍調樂切不斷的年年,他一直「在那裡」。

後來有更狂的 Led Zepplin, Jimmy Hendrix,更重的本格藍調 Muddy Water, T-Model Ford (去年同一天去世),實驗抽象聲響的 Nono, 武滿徹,都無法抹掉 Johnny 在我內相偏心的位置。

曾經迷戀 Sony 的 Legacy 系列,在我大學時的藍調教養時期。Robert Johnson, Mahalia Jackson, The Big Three Trio, Bill Broonzy, Son House。Johnny Witner 的長髮白皮 Scorching Blues 專輯,自唱片行的架上下來,第一軌便亮出了大覺醒 (wide awake) ,他翻唱Jimmy Reed 的 Walking by Myself,riffs 簡單不過的曲子。Johnny 的吉他與人聲同謀平行的兩張臉,曲間 solo 部份的放浪,被掌撾臉的我醒了過來,藍調與更早聽的搖滾,瞬間通了電、接了線。「原來如此。音樂同時是脫離自己的能量,迫近自底的能量」。

1997年New York,Broadway 附近旅館時差補眠後醒來,後天井灑落的零度陽光。早晨漿過淨潔的白色床單,人的體溫,留著前夜 Bottom Line 酒吧的煙味,和 Johnny 吉他飆出的生命動能。人生的美麗,不過全在這一刻閃現。看不到也無須擔心,接踵而來的事事物物、走馬燈閃過的人物、殘影。

藍調,通常被認為是自怨自憐的哀歌,過去一直用來自舔,排解某些孤獨的狀態。現在,我看到聽到的 blues,是一重重與外界切絕的機制。 為愛、被世界所負的傷痕,似真又假,要得到的,是種「想連結,卻倔強切斷」的我行我素,walking by myself。

You can only walk by yourself. When you sense yourself, you are already besides (somewhat distant from) your self. All you "have" is yourself. In the sense of embracing-all, in an unselfish way。

內傷,是斷續地認清自己、作自己的最好武器,柔軟,無窮動。外面的東西,再難進得來,守住傷的純粹,傷就不在,像頓悟的 Amfortas,你就贏了。

與世無關,無感傷的孤獨,無價。

2014年7月12日 星期六

魚肚白

無意間一望窗邊,大樓與大樓縫隙所透出來的,一片魚肚白。

無差別的時間,空間,思緒之流。微定格。是誰看,都好。

你可以說是 dusk 、是 dawn,可以說是光的開始或結束,漸暗或漸亮。

說是魚肚白,透出的是比喻的問題牆。自然中的此時,比不上真實魚肚的銀白與生命底下曜初的青光。文字和你心他心的縫隙間,同是片魚肚白。

背景恰好轉入 Abbado 和 Berman 的 Rachmaninov 第三號剛協慢板的尾聲。計畫無法計畫到的,一瞬。

2014年7月4日 星期五

旅客


心情稍凌亂,念頭如旅客陸續湧入機場的腦,零散間有浮動的規律。

真夏,這樣的封面是療癒的,得以會見了舊時的少年。耳邊被說了幾句話,淡淡的快樂可以持續好久,在回憶的數個胃裏翻攪反芻。少女午後的肥皂味,在路面蒸開的往日夏天,是 gelato 般的香氣註腳。

另一方,有點不安,覺得這個夏天後,這樣的 fad 一瞬便消失無跡。

在 Abbado 的 Lucerne 最後音樂會 Bruckner 第九震撼之後,我的速度記號是漸緩奏。先是英國 60, 70年代的北方靈魂,轉向西班牙 Pla 兄弟的雙簧管協奏曲,口中入了涼西瓜般,沈重的感覺收了起來。再鬆一點,就到 Passenger 這樣的民謠輕搖滾了。再更舒緩(卻開始讓我煩燥),就是偽 bossa nova 的小野麗莎流了。

即使不跟 Townes Van Zant, Nick Drake, Jason Molina, Uncle Tupelo 等相較,Passenger 的歌詞好輕,new age 自助書調調,一堆醒世教義與硬押韻,卻少有存在的重量或雜質。小憂小傷黑點,沒有奧行的後延縱深。剛入耳時,短暫有些感覺,後味卻快閃且帶酸腐。唯一有小亮點的,是主唱 Michael Rosenberg 個性的 husky voice 和英澳混血口音。可惜,泡在湯湯水水的歌詞,以及含糖偏高的編曲裏,沒輒。

Inspirational song lyrics are catchy but ultimately uninspiring. I'm affected in the opposite direction. They bring me down.

2010 年代流行的民謠搖滾,甜蜜、簡單和弦的空心吉他與男聲,編曲加些斑鳩琴、 march 節奏小碎鼓、風笛、弦樂群,sing-along 的合音。一步走差,即失足落入凡庸的深谷。

在此處談的音樂,時常落入有感或無感的兩方。聽這張新專輯 Whispers 遊走兩方 (精確說,是強後不振),讓我有過站沒停的失落與懸滯感。

A Tale of Two CDs

嘗試一下新作法,看看把不同要素的唱片,圈在一起聽,會發生什麼事。 最近要不是淡白戲細 的Weiss,就是被浪頭剷過的Bryars 鋼琴協奏曲,或是 Khachaturian 小提琴協奏曲包藏花心的蠻橫潑辣,很極端。 不是連續的好幾個晚上,Weiss 的魯特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