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4日 星期日
Here to Stay, Here's to Fred
後知後覺,今天才得知,爵士小喇叭手Freddie Hubbard 沒能撐到2009年,於去年12月29日因心臟病過世。
一直對他有好的印象(特別是首度領軍的經典專輯 "Open Sesame"),特別是拜幾年前Bluenote 199元大特價之賜,讓我更進一步了解這位樂手的藝術。後遺症是,聽多了他Bluenote 與Atlantic 時期作品,70年代 fusion 味道過重的的CBS錄音,就難以有深的感受。
音樂家與凡人一樣,不免一死,時時會傳來這樣的消息,特意去緬懷似乎顯得做作。我想,他的特別之處是,在一定expressive range之內,「明暗之間的 searching」特質。藝術上,他絕對可跟Chet Baker, Miles Davis, Lee Morgan 平起平坐。可惜他「話題傳奇」不夠,活得筆 Morgan 久,風格不及變色龍的Davis,死的也沒Morgan 或Baker 傳奇(前者被他的女人一槍給斃了, 後者謎一樣地墬樓身亡),像顆少人知曉、死去的遙遠行星。
聽音樂吧! 拿出這張最近RVG edition重發的"Here to Stay",Bluenote 廠常常壓著一些錄音沒發行,這張專輯也是其中之一。錄音早於1962 便完成,但1976年才與"Hub Cap"併成雙專輯合發,到80年中期才單獨發行。
第三軌標準曲目 "Body And Soul" ,可見他不像Baker 或 Davis ,老在抒情慢曲裏刻意低調。不需將自己壓低到喃喃自語的程度,直率洗鍊,自明心志,一樣動人。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A Tale of Two CDs
嘗試一下新作法,看看把不同要素的唱片,圈在一起聽,會發生什麼事。 最近要不是淡白戲細 的Weiss,就是被浪頭剷過的Bryars 鋼琴協奏曲,或是 Khachaturian 小提琴協奏曲包藏花心的蠻橫潑辣,很極端。 不是連續的好幾個晚上,Weiss 的魯特琴,治...
-
8月20日,Wes Phillips在Stereophile 的網站,寫了一篇關於"華納「放棄」古典部門"的好文,再度為「哀悼古典樂之垂死」這個話題,打開了Pandora's box。 該文主要論點如下: 國外華納古典(包括Erato, T...
-
在Dresden聖母院聽音樂會,不禁想起齊物論中的一段話:「凡物無成與毀,復通為一,惟達者知通為一,為是不用而寓諸庸。」 Dresden 聖母院的聲音不能說不美,卻存在著兩大問題...
-
星期天的夜晚,常是特別感性的時刻。一個禮拜中所藏納的汙垢雜念,在此時緩緩沉澱。動筆寫老早決定要寫的咖啡館紀事,可能是對的時機。 今年仲夏午後,在一個日本小鎮,爲了躲一場突如其來的雨,我必須在右手邊品質較穩定的Starbucks,和左手邊一家其貌不揚的local 小咖啡店之間...
he's one of my favorite.
回覆刪除Any favorite recordings by him, either as a sideman or a leader?
回覆刪除Personally favorites:
回覆刪除Wayne Shorter -
Speak No Evil
The Soothsayer
Art Blakey & the Jazz Messengers -
Caravan
Hubbard as leader:
Red Clay
What a coincidence! I was just listening to these two Shorter albums you listed last night. One shouldn't missed out on his cogent contribution as a sideman.
回覆刪除Unfortunately, I still have trouble getting hold of "Red Clay", which is often seen, by a relatively general consensus, as a worthy addition to Hubbard's discograp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