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看倌問到Blue note 系列唱片的壓版問題。
個人主觀品味大不相同,有一派覺得RVG在場捉刀的錄音,當然是要本人親自來remaster,才會最有authentic 的重回現場感覺。但也有人在美國發聲,認為RVG年事已高,高頻的聽覺已鈍,新的RVG系列多有高頻刺耳的問題,進而擁抱日版。
我私人的偏好順序會是:美國版> JRVG紙盒版>BN 1500系列>RVG歐洲版
如果你要最初發行LP的原始設計感覺,你會鍾意日版。但是,如果你在意有沒有bonus tracks,還是買最新的RVG。
新的RVG的另一好處是,附上經過update過的新唱片解說(linernotes),持續訴說著Blue Note的歷史,以及該張唱片製作的來龍去脈與秘辛。與舊的解說相對照併讀,頗有考古究竟BN 系列的樂趣。
手上少有JRVG紙盒版來做個版本比較,我對這一批24bitsBN1500的音質算是非常滿意。尤其這次遇到千載難逢的大特價,又有一些國際版發行遙遙無期的選擇,即使在日本要找齊其中想要的,都是件大費周章的難事。更何況,這次台灣唱片公司把這批日版專單的貨拋出傾銷之後,短期內應該很難再見這些貨色了。
2007年3月7日 星期三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A Tale of Two CDs
嘗試一下新作法,看看把不同要素的唱片,圈在一起聽,會發生什麼事。 最近要不是淡白戲細 的Weiss,就是被浪頭剷過的Bryars 鋼琴協奏曲,或是 Khachaturian 小提琴協奏曲包藏花心的蠻橫潑辣,很極端。 不是連續的好幾個晚上,Weiss 的魯特琴,治...
-
發現了Briliant 的蘇聯檔案系列的最大驚奇製作,Gidon Kremer 的10 CD 全集預告,特來報馬! 這次發行的新意在於,撇下Bach, Beethoven, Mozart與俄國作曲家等主流作品先不論,還包括Biber, Telemann, Paganini,...
-
本來想把副標題定為「從陳綺貞談起」。話說前幾天前,在餐廳吃飯時,PR系統傳來陳綺貞的歌,心中不覺升起一股厭惡感。之前就對她的歌聲與音樂十分感冒,只是一直說不上來是什麼理由。 我無意得罪她的粉絲,只是要藉此機會來...
-
耶誕應景一下,談談漢伯汀克的"韓賽兒與葛蕾特",這可不是給貴族小孩的"兒童劇團式"的童話。有位離過婚的老兄,在Amazon網站上提出一個有趣的論點,為此劇平反。他提到在剛離婚時,可...
感謝說明。我討厭EMI老是進一些有COPY CONTROLLED的CD,這次日版的BN 1500雖然沒有bonus tracks,但是思考過後我還是寧願選擇日版,而且以日本人的龜毛程度,日版的製作品質一般來講都不差。
回覆刪除另外,這次的BN 1500有不少Lou Donaldson、Hank Mobley、Sonny Clark的唱片,您覺得值得買嗎?
我想我喜歡Sonny Clark的程度應該不下日本人吧。他的不賣弄技巧中的細膩韻味, 實在十分引人入勝。Lou Donaldson 在國際版的發行並不多, 我這次收了些以blues, Latin 為主的片子,後期稍微商業一點的, 就興趣缺缺了。
回覆刪除Hank Mobley我收了Mobley Quintet, Dippin' 等作品, 如果你不嫌他保守樂念中的正派bop味的話, 可就日版才有的發行先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