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3日 星期三

多愁善感之聲:clavichord

Spany
作為鍵盤樂器「異類」的翼琴(clavichord),起源於 14 世紀,尺寸比大鍵琴與古鋼琴 (pianoforte) 來得小,機器結構也較簡化,主要風行於18世紀的德國。發聲原理,有別於大鍵琴般的「撥弦」,而是由鍵端的金屬片「擊弦」,也因此可以利用觸鍵來直接控制大幅的強弱對比,這點上可稱為古鋼琴與現代鋼琴的前身。

重點來了。其一,clavichord 是僅盛行於德語系國家的私房樂器與特殊音響世界,其他國家的作曲家,很少去接近它的「異國風情」。其二,雖然 CPE Bach 的時代所謂的鍵盤樂,有著管風琴、古鋼琴與大鍵琴等選項,clavichord ,在諸多的鍵盤獨奏樂裏,卻是最受CPE青睞的「理想」鍵盤樂器。

最近細聽了此樂器演奏,Spanyi (BIS) 與Linda Nicholson (Capriccio) 的CPE 錄音,突然更清楚感受到作曲家的所想像聲音世界,與其「多愁善感風」的關係:原來當時樂器的特殊發聲,可讓人更逼近遙遠的時空中,作曲家的呼吸與頻率啊!

一方面,Clavichord 比大鍵琴更能展現強烈的強弱反差,另一方面又可在手指的指感下敏感回應。他沒有鋼琴龐大的箱體共鳴的amplication 效果,也沒有虛假的 pedal,來製造音符間的延續感。相對於現代鋼琴的龐大、厚重與delayed反應(當然也是它的強項),clavichord 更直接反應演奏者的肢體施力與肉感,可說是善變、炫幻、不按牌理出牌,講究瞬間動態的某些 CPE 鍵盤作品的最佳樂器。不,甚至應該說,對特定樂器音色與表現手法差異極度講究的CPE 而言,沒有聽過他為 clavichord 而寫的作品詮釋與獨特表現手法,便難以進入其藝術最為精粹核心的部份。

顏色越少,對原創力、表現力與纖細的 gradation 的要求越高,也越考驗作曲家的手腕與細膩程度。

尤其在深夜裡,這個樂器,在對盤的作曲家的形構與情感表現之下,輕易逸出的沉靜敏感氛圍,喚出「今世何世」timeless 的深深感動。

誰說 clavichord 只是種「轉型樂器」? 那只是因為它鮮少遇上好的作曲家伯樂,加上人們慣用「已習慣的」鋼琴聲響與作品,作為丈量一切的那把尺罷了。

So much for the "evolutionary" theory of arts 。「指橘罵枳」是一種不公平,也非必要的比較。

批評柚子缺乏葡萄柚的味道,並沒有意義。土芭樂雖然大部已被泰國種芭樂「取代」,幾近走入歷史,還是有人更喜歡它的特殊香氣與存在感。

4 則留言:

  1. 很多時候,「指橘罵枳」的行為不過是以名為正義的糖衣,行推行自我理念的手段。

    這個Claichord實際的聲音如何,老實說印象早已模糊,我個人覺得,很多時候,一件樂器是否能夠穿越歷史,沿用至今,如了演奏者、曲子的因素外,它本身音色能否讓大部分的人產生記憶的這種共鳴,或許是個關鍵。

    回覆刪除
  2. 橘或枳都是獨特的存在, 以自己的口味去硬分出高下, 只是種self-serving bias。

    幸好每個人都可擇其所愛, 不需跟隨「大部分的人的taste或記憶」, 要不的話我們只有海尼根可以喝, 也沒法成立「MLKB神教」(Mahler-Ligeti-Kodaly-Bartok)了。

    MLKB 有朝可能會變成十八世紀版的(Marpurg-Leclair--King Frederich II-Bach[CPE]), 哈。

    回覆刪除
  3. 我倒是有這樣的英國黑膠收藏,
    大鑑琴的質感,吉他的音色,
    這是我對這個樂器的印象,
    不知BIS這一系列的錄音,
    是否就是這種枳橘混合的口味?

    回覆刪除
  4. Viola da gamba 說是像大提琴也可以, 但事實上有它自己的特色。覺得Clavichord 與大鍵琴的發聲方式的差異, 比前兩者更大。

    如果不一定要與熟悉的事物相比, 或許枳可以就是自己。

    回覆刪除

A Tale of Two CDs

嘗試一下新作法,看看把不同要素的唱片,圈在一起聽,會發生什麼事。 最近要不是淡白戲細 的Weiss,就是被浪頭剷過的Bryars 鋼琴協奏曲,或是 Khachaturian 小提琴協奏曲包藏花心的蠻橫潑辣,很極端。 不是連續的好幾個晚上,Weiss 的魯特琴,治...